翰墨载着友谊飞
杨朝卿
公元2003年岁末,喜迎新春的气氛渐浓,一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飞至案头,细看,是刘培杰的诗文集—《流年碎影》,给我的心里更增添了几分喜庆。刘培杰在永城市人代会上讲话
刘培杰是我上世纪60年代初结识的一位文友。那时他是夏邑县广播站的一名播音员。我高中毕业后,因出身不好而仍在家务农。因为热爱写作,经常向县广播站投寄新闻稿件,有时步行几十里亲自送到。时间长了,就认识了编辑和站里的一些工作人员,刘培杰就是其中的一位。
我和刘培杰的相识、相知到成为挚友,完全是文学给我俩结下的缘分。他热爱文学,喜爱写作,播音之余,经常伏案笔耕,和我同怀着一个当作家的梦想。他出身乡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位革命烈士,生活的磨难和父母的熏陶使他从小就养成一种纯厚和善良的美德。而我这个出身在“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女,在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极“左”路线愈演愈烈,没有条件享受上级的救济,生活苦不堪言。于是,他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除了亲自指导我写稿外,还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挤钱为我订阅文学刊物。为了提高稿件的采用率,刘培杰还亲自为我修改稿子和提前约稿。那时,一个月我最多发过18篇稿件。你别看当时的稿酬极低,一个月合起来也不过三五元,可在我家却是雪中送炭,买回几十斤由粮店供应的红薯干,成了我家的救命钱!刘培杰为了朋友,不顾当时极“左”路线的压力,还徒步30余里到我家亲自探访,访问生活,访问学习,更多的是访问我在文学创作上新取得的成绩。他在调入县委宣传部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后,还几次三番地努力,想将我安排在我们公社广播放大站工作。由于客观原因,虽未能如愿,但他的这一举措和努力足以体现出对我的关怀和情谊,使我终生感激不尽!这以后,他经常和我书信来往,鼓励我不要灰心,坚持写作。每逢县里举办新闻学习班或有关会议,他都通知我参加,并亲自找我谈话,向我约稿,或布置采访任务。遇到重点稿件,还将我约到县里,当面讨论、修改。在他的关心和培养下,我每年都发表(播出)大量新闻稿件,被县里和地区多次评为模范通讯员,受到表彰。刘培杰不仅有文才,文章写得好,且纯厚善良,对朋友能倾力相助,令我十分敬佩,而让我更加佩服的是他的才干。你想,像他这样一个出身于乡村贫苦家庭的农家子弟,凭着笔杆子由广播站调入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走上行政领导岗位后,一路绿灯,先后由共青团夏邑县委书记到郭店公社党委书记,又到中共夏邑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后调任永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这绝非仅靠文采之能所为,而是刘培杰德才兼备的佐证。刘培杰(左)和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李文朝(中)在北京合影
在刘培杰先后担任夏邑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及永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等职务后,还没忘记我这个身居农村穷困潦倒的文友。特别他调入永城后,我俩见面的机会少了,但他不顾工作的繁忙,仍给我保持书信来往。有时我去永城拜访他,每次他都挤出时间和我促膝长谈,谈工作,谈学习,谈家庭,更多的还是谈文学和写作。“文革”结束后,我参加了教育工作。执教之余,奋力写作,先后发表了百余万字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1995年1月,我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自上世纪60年代初,30多年终于圆了“作家梦”。而刘培杰因公务缠身,虽然写得少了,但他对文学的爱好始终没减。如今他从永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的位子上退下来后,并没感到失落和寂寞,而是随即操起笔来,继续追逐他的文学梦。短短的几年时间,一本精致美观的集子付梓问世了。这是刘培杰辛勤汗水的结晶,是他理想和追求结出的硕果。此外,他还组织了永城市老年诗词研究会,亲任会长,并创办了会刊《永城诗词》,深受读者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月,刘培杰被批准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协会,成为一名作家。2008年10月,又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文集—《墨迹心语》。这是他老有所为,对文学创作持之以恒,孜孜以求的结果。值得推崇与庆贺!刘培杰和夫人苗月英在台湾日月潭合影
刘培杰除了两部著作外,还断断续续地写了不少散文、小说和诗歌等文学作品,曾多次在报刊上发表,并有多篇(首)获奖和收入各种选集。如散文《老屋》《花轿兴衰记》《粮票的故事》等分别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入选《中华颂老少文学艺术精品集》《华夏散文精选》等。小说《官托》入选《当代英才作品集》。创作的诗词有百余首在《中华诗词》《中州诗词》《河岳诗词》等刊物上发表,并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另外,他还主编了永城市诗词集《吟坛百家》和《永城诗词选粹》(一、二卷)。如今的刘培杰不仅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还担任着永城市老年诗词研究会会长、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我与刘培杰40多年前就做着“作家梦”,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十年,可写作一直被当作自己的第二职业。现在退休了,我俩又都成了作家,这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的转折,特别刘培杰由为官到为文,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写作中去了。退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鞭策和督促,因为我们都面临着新的转轨—退而不休,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让翰墨载着我们的友谊,飞向一个更深远更广阔的天地!
刘培杰简历
刘培杰1942年10月20日生,夏邑县桑堌乡赵寨村人,现居永城市。高中文化,中共党员。曾任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共青团夏邑县委书记,郭店公社党委书记,中共夏邑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后调任永城县(今永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在夏邑任宣传部新闻干事期间,组写的新闻稿件多次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发表。退休后,他又重新拿起笔杆子搞起了文学创作。其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曾多次见诸全国多家报刊。主编诗词集《吟坛百家》和《永城诗词选粹》(一、二卷)。出版有诗文集《流年碎影》《墨迹心语》。先后被吸收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并担任永城市老年诗词研究会会长、河南省老年诗词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