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库网_商务红金色背景_背景编号5923454_副本.jpg

夏邑桑堌乡概况

发表时间:2015-09-17 11:10

桑 堌 乡

乡属夏邑县,辖33个行政村,126个自然村;308个村民组;4.8万人,其中有回族等少数民族350人,城镇人口2100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乡69.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6.1万亩。村前村后新农村建设有待开发耕地可达5000亩以上。

水利资源  全乡水资源:一是境内中一条国家五级河道—响河从上游引黄河水;二是全乡有300座坑塘积水,三是全乡现有机井950眼,地下取水。

生物资源  全乡生物资源丰富,而且生物生长环境日渐完善优美。

历史沿革

194910月—19505月,桑乡为县第四区; 19558月—19568月,桑乡划分为郭楼、小代楼、何营、桑等四个小乡;19568月—19582月,合并设桑、郭楼两个乡;19582月—19588月,撤消郭楼乡,郭楼乡区域划归桑19589月—1961年改称为人民公社;19628月—19658月,桑乡人民公社被县划为四区;19658月—19665月,四区改为桑人民公社。

198312月改制为桑乡至200912月。

名胜古迹

吴家寿遗址概况  吴家寿遗址在桑乡政府南800处,即位于东经11627分,北纬3359分,海拔高度35.8

该遗址属河南龙山文化中晚期堆积,上层为汉代墓葬群,原为兴福寿(俗称吴家寺)废墟,原高出地表面58的固土堆;下层为商代灰坑打破龙山文化层,曾出土大量陶、石、骨、蚌及鹿角等遗物。

据史老、史料记载,桑地古称“桑林社”,相传这里是商王成汤“祷雨处”。

桑林社遗址  桑林社即称商王成汤“祷雨处”。相传商王成汤在坛上堆满柴薪,自扮为祭天牺牲,登上祭位,走上热火熊熊的柴堆,向天祈雨。这时突然狂风骤起,浓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至,旱象迅速解除。《淮南子主术训》说:“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即此。此后,殷商及后裔春秋宋国奉为圣地,之神祭之,“相奉商林”,旧时有祷雨台,今仅有遗址。

杨氏寿坊  杨氏寿坊位于夏邑县桑乡吴寨村南100,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康熙10年(1713年),现存石牌坊一座,石牌一座,青石质,牌坊是朝廷旌表康熙武进士福建诏安营守备刘超凤之妻,庚戌科武进士西安副都使刘官统之母。一品夫人杨氏寿坊,高约5,阔7.54,现阔5.66三阙门,左门阔塌落正门阙横额正面书“北堂眉寿”、“诰赠荣禄大夫人刘超凤妻诰封一品夫人杨氏坊“康熙癸已年四月”背面横额亦为“北堂眉寿”“诰赠荣禄大夫陕西西安府副都统刘官统之母诰封一品夫人杨氏百岁寿坊雍正六年(1728年)东吉旦”正门楼正面两中柱刻有对联一副:“鹤算松龄四海共仰寿母,龙章凤篆九重特赐子纶”横额双面高浮雕图案画面生动,内容有:车马出骑,八仙拱寿,双龙戏珠、凤、麒麟、鹿、鹤等瑞禽瑞兽及祥云、莲花、兰、菊牡丹等图案,坊额雕刻图案细腻,内容丰富,技法娴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豫东地区包村为数不多的清代石牌坊之一。

地方文化(民间艺术)

地方文化 唢呐艺术传承班6支,从艺人员50余人。

书法  全乡书法人才辈出,现有书法、书画人员30多人。退休干部刘献深书法作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美术作品《鹰》在豫、鲁、皖36县书画展中被评为二等奖。

名优特产

在桑许楼村、张楼村等保留有糖稀作坊传统生产工艺,年生产加工糖稀数十吨,并有相当部分农户利用糖稀作原料,加工糖制品,走向致富道路。

经济发展

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6.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万元,乡财政收入7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4元,全乡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农民工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稳步提高,以养殖为主庭院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繁荣激活农民增收的渠道,是闻名全县,乃至全市粮食生产大乡。

经济结构  乡土地肥沃,历史上被称为“粮食囤”,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大乡。近几年由于科学发展观措施的深入落实,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广大农民从业渠道不断拓宽,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增收。目前,全乡从二、三产业人员3.1万人,全乡工农业生产值6.4亿,逐年同比增长达30%以上。

农村经济  全乡粮食生产达到58678万吨,单产960公斤,单产提高天地之别。

全乡以农业生产为载体,以多种加工经营模式相结合,努力拓宽企业发展道路。2009年全乡以服装加工、打火机生产、编织、面粉生产、板材加工和养殖生产为主,已发展固定资产百万元以上的企业11个,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  个,企业产值3亿元,利润4800万元。建成万只规模养鸭小区一个,规模养猪场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

全乡现拥有大、中型农机具85台,农用三轮车6471辆,农用汽车28部,农作物机械作业率达98%

全乡劳动转移就业2万人,劳务输入1.5万人,劳务收入9000万元。

2009年,全乡确立李口、龚庄、大李庄、牛集等四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吴庄、王口新争取的政府扶贫开发村统一按新农村建设要实施规划建设。

社会建设

   2009年全乡有初中2所,小学22所,在校学生6640人,教师385人。

   唢呐文艺团体5个,村文化室2个,文化遗址省、市、县保护景点3处。

   乡卫生院一座,12个科室,30多个床位,医务人员29名,村医生诊所38个,医护人员67名。

 

撰稿:李中州  李兴深 

审稿:闫世杰  宿子建 

文章分类: 桑固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