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库网_商务红金色背景_背景编号5923454_副本.jpg

记夏邑县李集镇洪刘庄村村医李红振

发表时间:2015-01-14 15:44

广袤的豫东平原,林茂粮丰。这块古老又生机盎然的土地,孕育了当地淳厚、朴实的民风,孝亲敬老的事迹更是层出不穷。4月9日,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油亮的商永公路在夏邑县李集镇境内蜿蜒延伸。在这里,记者偶然得知该镇洪刘庄村一位村医是“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在当地群众指引下,记者来到这位名村医李红振的家里。

李红振,男,现年49岁,夏邑县李集镇洪刘庄村乡村医生。2005年被中华传统医药研究会评为“中原当代名医”,2008年被评为夏邑县首届“敬老爱老十大孝子”,2008年被国家老龄委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称号。

李红振说,他自幼体弱多病,父母省吃俭用给他看病,供他读书,他从小就立下誓愿,长大后一定要孝敬双亲,让二老安度晚年。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红振和妻子李爱莲二人自1981年就在镇高中任校医。多年来,二人在当地救死扶伤,加上孝名卓著,在群众中间口碑非常好。1990年,李集镇成立敬老院,李红振被聘为镇敬老院医生,义务为“五保”老人看病,一干就是20年。

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加上大哥全家远在新疆,三弟夫妇又外出打工,为方便照顾父母,李红振和妻子商议后,毅然决定卖掉县城和镇上的商品房,回老家奉养双亲。父母年过八旬,父亲又患高血压、脑血栓,常年卧床不起,长期服药,生活不能自理。他和妻子为老人送饭、喂药,从不间断。母亲耳聋,他给老人配置了助听器,二老逢人就说:“俺红振、爱莲真孝顺!”

2004年,老母亲不慎摔伤,肋骨骨折,李红振和妻子当即送老人到县医院治疗。住院两个多月,夫妻二人送汤送药、擦屎刮尿,时刻侍奉在床前。有时老人大便困难,他常常用手往外抠。母亲说:“我养了6个儿女,都是你俩照顾我,那不行!也得叫你兄弟来!”体谅兄弟远在他乡,李红振从未跟他们透露过半个字。2007年4月,老母亲又摔伤了大腿股骨,在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一个多月,李红振夫妇又是忙前忙后、日夜不离左右地侍奉老人。

近些年,农村的生活比以前更好过了,细心的李红振给老人盖了两层100多平方米的楼房,添置了冰箱、彩电,配置了多用炉、煤气灶、热水器,老人衣食无忧,安度晚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了奉养双亲,20多年来,李红振还特别关心敬爱其他老人。他在镇敬老院诊所多年,除了给“五保”老人体检、查病、治病外,还处处关心老人的生活。他每年都要给老人们添置被褥,每月给老人们改善生活,特别是逢年过节,他总要买上猪肉、粉条、果子、月饼等,再让妻子做桌好菜,和“五保”老人们一起吃饭、谈心。

“五保”老人高氏,80岁高龄,患脑溢血、偏瘫,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李红振日夜给老人输液,有时老人大便干燥,他就用手抠;老人不想吃饭,就让妻子做好吃的,就这样一直照顾了5年。78岁“五保”老人段传益,进院时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李红振按时给老人用药、针灸、理疗,直到老人能下床拄拐慢慢走。“五保”老人司氏患子宫癌,生活不能自理。除敬老院值班人员护理外,李红振定时给老人量血压、做体检,伺候服药,让妻子给老人洗衣擦身。

提起李红振,这里的老人们都会说:“就是亲生儿女也不会对我们这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