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夏邑》系列之三十一“文冠果树记沧桑”发表时间:2023-04-19 18:35
在夏邑东南部中峰乡境内有一棵古老的文冠果树,它在时序变迁中饱经风霜,至今仍枝繁叶茂,年年夏秋之季还能够开花结果,其花美丽高雅,超凡脱俗,其香扑鼻迎面,沁人肺腑。 这棵生长在中峰寺旧址(今中峰小学)院内的文冠果树,2007年被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编号为0028,树龄约400余年。是豫东林木资源中的一株瑰宝,也是人们探索中峰寺历史渊源和沧海桑田的见证。 ![]() ![]() 到了后来,寺内的文冠果又被当地文人赋予了“文冠古今,状元及第”的意义,周边科举应试的考生们,总爱到钟逢寺借着这美好喻意,祈求中榜及第入仕的好运。有一年春季,钟逢寺里来了一位外地张姓书生,他赴京赶考路过此地,也想沾一沾文冠果树的瑞气,于是在寺内烧香许愿,他日若能金榜题名,一定扩盖庙宇,重塑金身。后来张书生果真高中三甲,还当上了亳州知府。他为感谢此地神灵的佑护,专程来到钟逢寺还愿,并出钱牵头号召善男信女重修寺院,扩建了大雄宝殿,又增建后大殿及东西廊坊,这次扩建后的寺院占地上百亩,成为了中原一带规模较大的寺院之一。当地人们为感念张书生扩建钟逢寺的善举,就取他“许愿得中、位居顶峰”的意思,把“钟逢寺”改称为“中峰寺”。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中峰寺自唐朝以来,经历了朝代易鼎,渡尽战火、水灾的劫难,及至后来“毀寺灭佛”的运动。佛教作为一个贴近底层、教人向善的思想流派,使中峰寺坚韧不拔,在多次潮起潮落后,受到了当地大众的普遍认同。 就在中峰寺灰飞烟灭近百年后的2014年,中峰乡吕庄村向善之人刘凤英居士,为恢复中峰寺这一胜迹,彰续佛家善缘,倾尽家财,举力发愿重建禅寺。并牵头在中峰老街东侧,大致位于唐宋时期的古寺旧址上,距离文冠果树北约400米重建中峰寺,到了2017年寺院全部完工。 新建寺院坐北朝南,占地八亩,虽不及原寺的十分之一,但也金碧辉煌,蔚为壮观。2019年被夏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既有明清宫殿式的造型特点,又具有中原佛教建筑的独特风格。其楼堂院舍,殿塔亭阁,错落有致。位于大雄宝殿西侧的清乾隆二十九年和光绪十八年的两通古碑,并行而立,被妥妥的保管起来,斑驳的文字里似乎在诉说昔日的辉煌。 ![]() 特别是立在右侧的清乾隆年间“重修中峰寺碑记”,颇具史料及文物考古价值。该碑由商丘县国贡生侯讱撰文,夏邑县汤轺篆额,商丘县朱骏通书丹。正上方题额为“流芳百世”,可惜的是该碑年久保护不力,文字早已溃不成章。后经县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西礼老师重识裨补,现录于下: “岁癸敕予馆于郡城东南八十里许,朱君荣三之家,村东数步有所谓中峰寺者,蓋自唐开元间,东临大沙河,明万历二十四年黄水泛溢,遂迁寺西南,相距咫尺,迄于今衍起祭。阔步至寺,见门堂墙垣,焕然一新,神像聿整,僧皆群为予言曰,此皆郑君中湜、烝俊倡,而池君蓅光、瀋君学修、朱君荣三以及十善人共勷而成之者也。呜呼!天地之变迁沦没,无一计者,何可胜道而中峰独存,敬坛佛光懿德,乃示人耶,抑人之心,有不能自已者也。余徘徊河圯志城廓,衣不杂尘,棼气强我国家。经年而有余,大业六和年丰,人易乡而乐,而二三父老祈社报赛,得此幽旷之区,以答灵鹿鸿戏,设醮足火心之郁,众皆欢娱一方,呼喊持取杂然以相聚躬谦,堪为后来楷模。然刚是寺之重修,关于民心共向者,借此教化以佛法因果,普渡人心以向善,祀可同处。此寺人曰,佛以清净寂灭为教,默相保佑。故以功而论则予曰中峰寺,起自于唐,而成公阚之力。何如独此寺之建,吾则谓有功于乡梓,故人有父子兄弟高堂寿翁,无相识者显畔于道,多仗诸君叩问识人,能联此方之人,出赀力促寺重修,而成而祭瀋,此地熙熙而来,穣穣而往,蹒跚唱道,聧睽隔懈而至之也?观乎,此者孝弟之心,远避尘俗而生矣。是非也,顾亦何可没没也哉!大清乾隆二十九年二月穀旦立。” 碑文上的文字记载,为中峰寺的来源、建设年代及规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也可想象当年中峰寺的兴盛与辉煌。2020年中峰寺依此为底本重新刻石置于古碑之前,以供后人赏识。 ![]() 如今,沿广场中轴线走进中峰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和天王殿,里面供奉着弥勒佛、两侧分别是四大天王,代表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弥勒佛背后站着护法韦驮菩萨,造型栩栩如生。院内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并植有香樟树、菩提树和紫竹数棵,更显威严肃穆。 正前方是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殿内中间供奉着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延寿佛分列左右,两侧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十八罗汉居于东西两壁,后面供奉着渡海观音,东西侧殿里供奉送子观音和财神,大殿后还供奉地藏王菩萨和泰山圣母碧霞元君等各位仙尊。众神金身熠熠,灵光重现。 规划严整的寺院佛风有序,各项弘法利生事业蓬勃发展,正沿着党的宗教政策引领之路,奉行爱国爱教的宗旨,广结善缘,恪守法道。在晨钟暮鼓之中,再现古老中峰寺的昔日繁荣。也为促进当地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带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 ![]() 伴随着几百年的岁月流逝,无论是中峰寺因文冠果树而著名,还是文冠果树因中峰寺而存留,这棵古树顽强的生命力,令人由衷的叹服,其向西北方向弯曲倾斜,犹如一位身躯佝偻的慈悲老人,怀着造福大众、延续中华文明之心,做着功德无量,惠及千秋的大事业,因此当地人亲切的尊称它为“老奶奶树”。 悠久的佛教文化传承中,这棵文冠果树能在时光侵袭和纷繁战乱中成活到今天,其本身就是一段无声的历史,它蕴藏着中峰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峰寺的变迁沧桑。在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的交融下,古老的文冠果树与中峰禅寺交相辉映,时时焕发生机,充满活力。 ......系列专辑·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