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夏邑•魅力传说发表时间:2020-10-06 21:16 一·栗地传说 夏邑古为栗地,据传是上古帝王栗陆氏所居之地。栗陆氏承袭庖牺氏(又称伏羲氏)之号,属于东方风姓部族。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沼泽棋布,栗林茂密,《庄子,盗跖》日: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我们的祖先曾与栗树相依为命,除渔猎之外,栗果既香甜可口,又易于储藏。尤其严冬时节,万木凋零,沼泽封冻,鸟兽绝迹,栗果是越冬的最佳口粮,人们的生命之本。栗地栗林遍野,犹如一个天然粮仓。栗地先祖在这里依栗林而居, “构林为巢”,靠栗果为食,生存繁衍,其地亦称栗地。 二、商汤祷雨台 相传上古时候,今夏邑县西南12公里小白河南岸有一片桑林(今桑固集),林中有大桑树一株,枝繁叶茂,参天而立,状若华盖,独秀林中,谓此树乃天地之精华所聚。汤灭桀,建立商朝,定都南毫(今商丘东南20公里谷熟镇)。成汤是位贤明的君主,体恤民间疾苦。即位七年,大旱不雨,禾苗枯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成汤心急如焚,命人在桑林旁筑一祭台,汤王率众臣跪于台上,祷天求雨。数日,仍不见雨至。成汤认为老天怪其心不诚,便命人在台上堆满柴薪,祭盆中燃烧熊熊烈火,汤王自扮为祭天的牺牲,剪其发,缚其手,负白茅,昂然步上柴堆,跪天祷告: “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勿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天神鬼伤民之命!”说罢他 置身于正在燃烧的烈火之中,面色赤红,身如铁铸。众百姓见状,一齐跪地哭求: “苍天啊,快下雨吧,救救贤德的汤王。”正在万分紧急之际,突然天空浓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至,浇灭了烈火,旱象解除了,汤王也得救了。为此,《淮南子.主术训》日: “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为纪念汤王的贤德,后人将祷雨台奉为“圣迹”,立牌祀之,历经数千年,今遗址尚存。 三、 泥马渡康王 县城西南60里,古有大沙河。沙河南岸有一集镇——马头寺。马头寺北门外,有一崔府君庙。北宋末年,康王赵构弃中原南逃,行至沙河北岸,但见沙河水深,无法渡过。眼看追兵就要赶到,赵构心急如焚。正在危难关头,从东边跑来一匹白色烈马,来到赵构身边停了下来,赵构飞身上马,白马把赵构渡过河去。到了南岸赵构下马,这匹马飞奔而去。赵构急忙去追那匹救了自己命的白马。一直追到夏邑县马头崔府君庙,赵构一进庙门,只见院中有匹白马,仔细看和方才渡他过河的那匹马一模一样。他又走到跟前细看,这马原是个泥马,摸摸马身上还有水珠,浑身湿淋淋的,如同水洗的一般。赵构心想,刚才渡我过河的一定是这匹马。口中说道: “真是你渡我过河,你啊,就是神马了。”话音刚落,这匹马霎时成了一摊烂泥,仅仅还剩个马头没有粉碎,赵构感激万分。后人把崔府君庙予以整修,又在庙南边树立了一个很高的蛟龙碑,碑上刻着“崔府君庙”几个大字,中间碑文上刻有小字: “河南归德府东南一百一十五里外”,中间八个大字: “泥马渡康避难与斯”,落款为“大明崇祯十三年重修”。此碑新中国成立初期仍存在马头寺北门里,也就是崔府君庙旧址的前边, “文革”中被毁坏。 四、桃花庵的故事 相传明孝宗弘治年间,夏邑县城东35里有个张秋店(今张店集)村。村东有个尼姑庵,院内种满桃树,故名桃花庵。与张秋店相邻有两个村庄,一个叫陈方庄,一个叫谢家村。陈方庄陈员外公子与谢家村谢姓富翁之女两厢情愿定下婚事,可谓门当户对。后陈员外不幸病故,家道中落。谢翁嫌贫爱富,想悔婚另攀高门。然而谢家小姐生性刚直,宁死不从父命。谢翁盛怒之下,将小姐赶出家门。谢小姐出门后无处可投,竟直往陈方庄与陈公子拜堂成亲。婚后生一男一女,虽生活清贫,但夫唱妇随,小家庭温馨和谐。谢父恨女仵逆,不许女儿回门。谢母疼女怜婿,常背谢父偷偷接济。后被谢父发觉,断其后路。陈公子夫妻生活陷入困境,无奈,忍痛将女儿送入桃花庵收养,庵中师傅为其女取法号妙常。陈妙常在庵中随师傅长到十七八岁,出落得杏眼桃腮,肌肤如雪,亭亭玉立,十分俏丽。有一年3月,芒砀山逢大庙会,归德府大户沈家公子到芒砀山赶庙会游春,路过张秋店,天色已晚,旅店家家客满,无奈到桃花庵借宿。沈公子在佛堂与妙常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可巧老师傅不在庵中,二人便在庵中暗偕鸾凤,恩爱难分。沈公子迷恋妙常不能自拔,弃家不归。孰料数日后祸从天降,公子得病猝死庵中。已怀有身孕的妙常痛苦万分,偷偷掩埋了公子。然而,作为一个出家之人,她腹中的孩子却为当世所不容。十月分娩后生下一子,在庵中无法抚养,只好暗托王楼村孤老太太王桑氏悄悄抱走,送于一户殷实人家收养。沈家公子赶芒砀山庙会日久未归,家中派人多方打听,均无音信。为此新婚不久的妻子长年吃斋,逢庙即拜。十几年后,偶听人言沈公子曾到过张秋店桃花庵,决定亲自前往访夫。桃花庵陈妙常在沈妻追问之下,遂将隐瞒多年的真情倾吐。沈妻十分同情妙常处境,妙常也为沈妻寻夫真情打动,二人结为姐妹,找到王桑氏,将当年送人的孩子取名沈鲤,与妙常一并接回归德府家中。小公子沈鲤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数年后中了进士。回乡光宗耀祖,到谢家村外祖母家宴请亲朋,摆宴数里,过后其地名曰:“张客宴”、 “客陈楼”,直到现在这里村庄仍沿用此名。沈鲤的外祖母因当年其父不让“回门”,终生未回谢家村娘家,又思念其母暗中接济之情,沈鲤便在陈方庄村头为其外祖母建一高楼,供其思念母亲时登楼远眺,取名“望母楼”。沈鲤仕途一帆风顺,由翰林院检讨累升侍读学士、吏部左侍郎、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人称“沈阁老”,居官45年,清正廉明,尽职尽责。为防黄河水患,沈阁老奏请朝廷修筑黄河南大堤。传说大堤修到张秋店时,朝廷拨发资金告罄,沈阁老变卖家产,以助修堤之用。后人念其为民情深,将此堤称为“沈堤”。也有人说此堤是沈阁老为其母陈妙常回娘家沿黄河岸专修的一条大道,从归德府(商丘)至张秋店,延绵百余里。至今断断续续,残堤遗迹尚存。 五、梅杏的由来 夏邑李集镇有个段胡同村,明清时期段胡同名叫段花园。这里有果园数百亩,4月的黄杏,5月的鲜桃,6月的苹果,7月的核桃,8月的酥梨,应有尽有,是豫东有名的花果之乡。特别是4月,百亩杏园里成熟的梅杏,黄灿灿,娇艳艳,大如鹅卵,恋枝不落。摘一个掰开果肉,杏核外露,白里透红。尝一口甘甜醇香,其味鲜美。这梅杏在段花园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说起它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大明景帝年间,夏邑段花园村学子段之问18岁赴京赶考,进士及第,殿试御笔钦点三名探花。孝恭皇太后殿试时在帘内看见探花郎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年轻有为,遂命景帝金殿赐婚,将其孙女见梅公主下嫁段之问。见梅公主自幼丧母,跟着祖母孝恭皇太后在慈仁宫长大。在老太后的教诲下,苦读诗书,勤学女红。闲暇时带领宫女在御花园栽花种果,学习园艺。见梅公主下嫁与驸马,夫妻恩爱,和睦甜美。后驸马从翰林院调任山东莱州知府,见梅公主不便随行便回驸马老家夏邑生活。老太后惦记孙女,命景帝赐良田百顷,金马车一辆,在段花园建十八盘转向楼作为驸马府第。见梅公主来到段花园,不恃权贵,入乡随俗,带领家人种果树、栽花木,百亩梅杏便是她利用白蜜桃作父本、黄杏作母本嫁接培育的新品种,随其命名为梅杏。每年4月底,梅杏成熟,公主便亲手挑选上好梅杏数十筐,派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宫中,献给父皇和祖母尝鲜。直至公主百年,驸马过世,其子孙仍不忘将梅杏作为贡品,年年进贡朝廷,以表孝心。 明亡清兴,沧海桑田,几经变革,但段花园百亩梅杏经段氏子孙精心培育,兴盛不衰。然而,梅杏已不再作为贡品送往皇宫,成了段氏后人们换钱养生的一大资源。可惜“文革”期间,被毁一空。 六 、棺上棺的传说 曲阜有孔林,夏邑也有孔林。曲阜的孔林埋葬的是孔子四世祖及孔子以后的孔姓后裔;夏邑县的孔林埋葬的是孔子四世祖以上至十世祖。相传,当年夏邑的孔林在孔子还乡祠西边的古黄河(今为虬龙沟)东岸,从林门到坟地足有5里,两侧石人、石鸟林立,古木参天,规模宏伟。后几经黄河决口淤积,坟茔埋于地下,表面仅存一片高地。夏邑另一望族彭氏,据说是明初从山西迁来。其先祖一肩挑来两个儿子,在县北黄河(后为巴河)岸边司家道口定居。当年,司家道口是古黄河岸边一个重镇,水旱码头,商贾云集。彭氏先祖在司道口定居后,以做小生意勉强度日,两个儿子渐渐长大成人。彭氏先祖年迈,一病不起,不久过世。当时彭家在此没有寸土,如何埋葬老人?兄弟两人哭诉无门。好心邻居视其可怜,便借给他们木拖车(农民整地时拉犁耙所用)和一头牛,拉着棺木顶风冒雪向黄河荒地走去。雪越下越大,积雪越来越深,拉到古黄河岸边一高地时,牛怎么也不往前走了。兄弟俩无奈,只好就地挖坑,准备掩埋老人。谁知挖着挖着,地下挖出一口棺木。这时兄弟俩已累得筋疲力尽,无力再挖,就把老人的棺木放在原有棺木之上,封土掩埋了。岂不知下边这口棺正是孔氏先祖之棺,彭氏沾了孔家风水和灵气,生意越做越大,逐渐发达起来。之后明清两代彭家出了几任大官,成为夏邑的名门望族,相传正是当年“棺上棺”的缘故。 七、 父子清卿 相传,夏邑县老城里有一个巨大的过街石牌坊,高高地矗立在南北大街上。这座石牌坊雕刻精细,威严壮观,尤其是横梁上“父子清卿”四个苍劲大字更是引人注目。但是细细看上去,这四个字大小不一,也并非一次写成。是何原因呢!这里还有一个生动的传说故事呢!许多年以前,夏邑县西南的苗桥村出了一位才子,这才子名叫陈陛。陈陛自幼聪明好学,文才过人,不到二十岁便中了进士,官至户部主事、山东右参政等职。后来,他看不惯官场的明争暗斗,便辞官还乡,以教书度日。他两袖清风,一身傲一骨,并写得一手好字。据说他的字离近看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若在百步之外,放眼望去,但见那字笔笔生辉,点点画画放异彩,无论怎样品视都美妙无比,似有鲜活活向你眼前蹦来的视觉,风骨正气尽藏其中,一时间名贯城乡。 有一天,一个斯文人来拜访陈陛,自称是夏邑城里彭家人,来请陈陛写几个字。来人也算知礼,将陈陛夸赞一番。陈陛心想:彭家乃是夏邑大户,多人在朝中做官,能找我这个乡下穷先生写什么字?其中必有缘故。他为了探个究竟,便将秃笔揣在怀里,随那人去了县城。那时的夏邑县城,有八块碧水环绕,城墙几丈高,城门雄壮。陈陛从西门进入,穿过一道又一道斜街,来到一个小院内,还没坐下,那领他来的人便端起架子,对陈陛说一句: “一切照吩咐的去办,自会有你的好处。”说罢便扬长而去,将陈陛一个人冷落在院子里,陈陛颇感纳闷。原来彭家父子在朝中做官,为了辉耀门庭,宣传彭氏父子的恩德,在南北大街上立了一个高大石牌坊,牌坊的横梁上要雕刻“父子清卿”四个大字。可是找谁来写呢?将县内外书法名人想了一遍,觉得都不理想。有个管家向主人推荐陈陛,这才‘让人去叫陈陛来试试。彭家是豪门望族,平日交往都是富绅与官宦,对一个穷乡僻壤的教书先生,当然不放在眼里,因此也就冷落了。陈陛看彭家父子如此瞧不起他,颇为不悦。心想:什么父子清卿,分明是自我标榜。他将四个字写了三个,偏少写一个“卿”字,便拂袖而去。石匠要雕刻时,却发现只有“父子清”三个字,就再打发人去请陈陛,陈陛说啥也不去,彭家这回真是作了难,找其他人来写,与陈陛的三个字一比,黯然失色。看来非请陈陛来写不可。对这一点,陈陛先生心里比谁都明白。正巧,这一天陈陛家里来了一个要饭的。陈陛说: “我穷得丁当响,啥也不能给你,只会写字,我给你写一个字,拿到县城里去卖,保你发财。如果碰到要家,只管要高价,也许你这一辈子不用再要饭了。”陈陛说着,随手写了个“卿”字,递给要饭的。要饭的半信半疑,拿着来到县城。在大街上,他举着字,高喊: “卖字啦,卖字啦,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不买。”彭家知道了这事,立即把要饭的叫进家中,拿过字一看,果然是陈陛的字。管家小声吩咐手下人,不管要多少钱都要买下来。只可惜要饭的胆量太小,只要了三十两银子,若要一千两彭家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要饭的拿着三十两银子,高兴地去找陈陛先生,要送给陈陛先生一半。陈陛将手一挥,哈哈大笑道: “你尽管拿去做营生,君子固穷,求其名而不图其财。”要饭的千恩万谢的走了。后来人们在夏邑县老城里看见石牌坊上“父子清卿”四个字,端庄隽秀,熠熠生辉,只那卿字略小,却是陈陛先生有意所为,这真是: 穷儒陈太仓,翰墨盖一方。 卖字戏权贵,美名万代扬。 八、 金马头的传说 大宋年间,张邦昌卖国求荣,把康王赵构送到北国认金兀术干爹。北国有个叫医马李的人,对赵构说:“您应该想个法子,回朝才是。”赵构说:“我想不出好主意,你能帮我想想吗?”医马李说:“可以,你给我附耳来。”医马李如此这般说了一阵,赵构说:“好,我马上就去。” 赵构见了兀术说:“父王,今天闲暇无事,倒不如外出围猎,也好扬扬北国人强马壮之势。”金兀术说:“正合我意。”金兀术遂选了名鹰骏马,带着人马来到荒郊。正往前行走,忽然空中有一只老雕,连叫三声,赵构便给金兀术说:“父亲,雕鸟师头叫,对我军不利。”兀术遂吩咐说:“把它给射下来。”赵构取弓搭箭,追射去了。赵构边射边追奔正南走的很远啦,金兀术生了疑心:别让这小子跑了。遂命人追赶。赵构马上加鞭,回头一看,追兵马上就要来到,心里可急坏啦。又走了一阵子,前边有一条大河(今夏邑县马头镇北边大沙河),河水滚滚不知深浅,到了水边,马失前蹄,赵构从马上栽了下来。眼看追兵就要赶到,赵构急得心如火燎,正在这时,从东边跑来一匹白色烈马,来到赵构身旁停了脚步,赵构飞身上马,祈告上苍说:“天呐,你能保佑这匹马渡我过河,我登基后封这马为神马。”白马真的把赵构渡过去了。到了南岸赵构下马,这匹马直奔正南而去,赵构回头看,追兵都停在河北岸上,呆头呆脑地往南看。赵构一看金兵没下河,他就去追这匹马。追着追着,追到马头北面催夫寺(庙),赵构一进庙门,只见庙院东边有匹白马,仔细看和方才渡他过河的那匹马一模一样,他又走到跟前细看,这马原是个泥马,摸摸马身上还有水珠。赵构心想:刚才渡我过河的一定是这匹马。口中说道:“真是你渡我过河,你呀,就是神马了。”他这一说不打紧,这匹马霎时成了一摊泥啦,仅仅还剩个马头没有粉碎。赵构感谢万分,心想:既然是神马救了我,我就在此暂且存身。再说朝中有一位王元帅,鼓打三更,做了一梦,梦见宋室后裔正避难催夫 庙,急待救驾。王元帅醒来之后,遂命知县前往催夫庙接驾。知县带领随从人员,到处打听催夫庙的地址,终于在夏邑县西南五十里处马头北门里找到了催夫寺。经过详查细问,赵构真的在此庙内存身,这位知县也就把康王接驾回朝了。从此,马头也就改为马头寺了。 后来马头寺北门催夫庙南边竖立了一个很高的蛟龙碑,碑上刻着三个字“催夫庙”,中间碑文上首小字是“河南归德府一百一十五里外”,中间八个大字“泥马渡康避难于斯”,落款是“大明崇祯十三年重修”。 九、 牛王堌的传说 牛王堌在汉时为梁孝王刘武牧牛的地方,曾设驿站,驿站的名字叫牛戍驿。驿站在隋炀帝大业元年被废。1914年8月,奉北京政府令,设置分县,治所牛王堌,后废。据传说,曾经有一次,毛河从西北引来洪水。在洪水即将到来的时候,村北突然跑来一头猛牛,猛牛卧下,头向西北。第二天,猛牛与洪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那头牛据说是一头神牛,神牛用一夜的工夫把洪水全部喝完,使村民免受一场大灾难。全村老百姓为了感谢神牛,就在那头神牛卧过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牛王庙。牛王庙旁边就是防洪大堤,堤被称为“堌”,所以,该村被改称牛王堌,并沿袭至今。相传,古时候在归德之东,栗之西北。有一村寨,方六七里,林木繁茂,人口众多。 寨内有一户牛姓者,面南而居,数辈躬耕。为人心慈,邻里甚好。某年夏天,黄河堤溃。漫天之水,滚滚北来。浮物夹杂,天地不开,急至寨下。 须臾,锣号告急。村人皆聚寨下。取寨内土石筑寨,童叟无不奋力者。奈何天来之水剧增。虽倾其家什,仍有溢寨之势。牛姓之子,年方二五,力大无穷,一人荷三担,毕力平险,日无喘息之机,乃晕倒寨上。醒来,头有两角,身化作牛状。是时,水将溢寨,甚危。牛姓之子,跳入水中,“哞,哞,哞”三声大叫。声洪如牛。须臾,水骤退,人亦不知其所之。留一固若金汤之村寨。春和景明。村人感其恩德,遂取寨名曰:“牛王固”。后改“固”为“堌”(堌:堤也,这里指村寨)。事远年湮,为传后世,今人塑一“牛王”立于寨中以记之。 十、黄河瞧姥姥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的姥姥就在豫东一带,究竟在豫东的哪个庄,谁也不知道。这一天,黄河的妈妈对儿子说:“河呀,你长恁大,还没见过你姥姥,你瞅空去瞧她一下吧!“黄河点点头,答应了。妈妈又说:“你去时,可要小心点,别把姥姥家的人淹住了。”黄河又点点头。夏天到了,豫东一连大旱了四十天,庄稼旱得要着火,水井旱得枯了底,农夫们的心真象热水煮的一样难受。黄河的姥姥是个很善良的老人,她看着大家要挨饿,心里比谁都难受。她日夜望着西北方,盼望着儿子和外甥能来解救人们的苦难。有一天夜里,黄河忽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柱着拐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老奶奶说:“我是你姥姥,想你想得眼泪都哭干了。”黄河醒来后,直恨自己不听妈妈的话,让姥姥伤了心。一会儿也不能等了,得瞧姥姥去!黄河是个直性子,当夜就收缩了一下勇猛的身子,变得象只小山羊那样温顺,悄悄地从一个小豁口走出来,去瞧远方的姥姥。黄河不知道姥姥在哪个庄,走一处问一处。他走到王庄,问:“俺姥姥在这庄吗?”“这庄没有你姥姥。”王庄的人说。黄河绕了个弯,又往前走去,他走到李庄问:“俺姥姥在这庄吗?”“这庄没有你姥姥。”黄河又绕了个弯向前走。他走到张庄,张庄没有他姥姥,他走到赵庄,赵庄也没有他姥姥。黄河一连走了十八天,绕了九曲十八弯,也没有找到姥姥。黄河正走着,忽然一大片楼堂瓦舍挡住了去路。一个老太婆站在高楼上,手扶栏杆,大声说:“黄河,你来干什么?”“我来瞧姥姥,可怎么也找不着了。”“哈哈,原来是外甥呀!我就是你姥姥,你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呀?”黄河错把老太婆当成姥姥,就把最珍贵的礼物——一渠黄河献给了她。 老太婆高兴极了,急忙派人看住了黄河水。庄稼人要挑黄河水浇庄稼,老太婆说:“中呀,一挑黄水一担粮!”人们发愁了,都暗地地里埋怨黄河认错了人。正当人们发愁的时候,真姥姥知道了这事情。她扭着小脚走呀走,终于找到了黄河,说明了事情的原委。黄河听了真姥姥的话,顿时大怒起来。他滚起波涛,铺天盖地而来,转眼间,楼堂瓦舍被黄河吞没了,老太婆呢?当然被淹死了。直到现在,在虞城和夏邑的交界处,那一条从西北伸向东南的沙河,九曲十八弯,就是当年黄水留下踪迹。那被淹没的一片楼堂瓦舍成了一片大洼 地,人们叫它黄河洼,它沿上有个小村子,名叫黄河涯。 十一、玄帝爷河北卖马和鲁班修庙 在夏邑老城北门里西侧,有一座玄帝庙。占地亩余,高约三丈,皆用黄沙土堆积而成。坐北朝南,上悬石坊横匾“玄帝庙”。庙内供奉玄天大帝铜像,帅将鬼判立站廊坊两侧,气势素雅,神威轩昂。 原来这里只是一座小庙,烧香拜神的人寥寥无几,令玄帝爷神情不安。一天,玄帝爷用泥捏成一匹马,涂上红色,赶着去河北(黄河以北)卖马。当时集市上的人们一看,都称赞:好一匹枣红大马,膘肥体壮,矫健有力。有人就问:“老头,你这马能干什么活?”老者答道:“能骑、拉车、耕地,样样精通。”一位有钱人家的公子就问:“你要多少钱?”老者答道:“一棵钱(一个元宝)足够”,公子随即付款。临走老者拦道:“我这马,只管用,不喂草料,更不能饮水。如有啥问题可到夏邑县北门里路西,问一个姓玄的老头,便知。”青年人喜不自胜,飞身跃上马,一扬鞭,马行走如飞,不一会便到家了。下马一看,这马出一身汗水,心中可怜,忙提来一桶水给马饮用,谁知不一会马不见了,只在水桶边有一滩稀泥。公子大惊,突然想起卖马老人交代的话来,赶紧来到夏邑北门里去找。一问都说这里没有姓玄的老头。西边只有一小间玄帝庙,你不妨进去看看。那公子进庙一看,吃了一惊,庙台上正中坐的就是那卖马的老头。赶忙下拜磕头。众人听说,认为玄帝爷显灵了,都进来烧香朝拜,并商量给玄帝爷重建庙宇,塑金身。到了动工的那天,男女老少,人山人海,都想给玄帝爷盖庙出把力。不过几天功夫,就把庙台筑的与城墙一样高。盖庙时,四方工匠云集,负责修庙的会长也是地方名流权贵,正在分工时候,来了一位又黑又瘦的木工老头,背着装满器具的木篮,要找活干,会长、工匠们一看是一个混饭吃的老头,就问“你贵姓?会干什么?”老者答道“我姓鲁,什么活都会干。”众人暗笑并有意难为他,于是会长命人拉来一个无用的大柳树疙瘩,指给老者说:你看这树疙瘩够做啥材料就做吧。老头欣然接受,先把柳树疙瘩锛锛砍砍,然后纵横旋线,神情自若,该吃饭了让他吃,他也不去。只见他看见飞来一个屎壳螂,伸手一抓填在嘴里,天天如此,令人好笑。大家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一天,会长来查工,发现老头突然不见了,只见大柳树疙瘩纹丝没动,上面只有错综复杂的墨线条。于是很生气,朝柳树疙瘩一脚踢去,只听哗啦一声,散落一地的全是木楔子。 十二、孔子还乡的传说 史学家考证确定,曲阜是在中国历史上两三千年前被称为鲁国的国境内。孔子出生在鲁国,他的五世先祖孔父嘉,则是当时的宋国人。孔父嘉的祖先在宋国世代为官,只是官职越来越小,自孔父嘉之后,便由大司马降爵为士。这个宋国建立于3000多年前,地处黄河下游即现在的黄淮海平原上,辖地在现今河南、江苏、山东、安徽接壤之处。古时诸侯受封,可以拥有一片土地和受他管制的人民,此曰“采邑”,孔氏家族的采邑就在今河南省夏邑县。 它殇公十年(公元前710年),位居宋国大司马的孔父嘉被太宰华督所杀。之后孔氏家族一直衰败不起,华氏家族却依然强盛,孔华两家矛盾日深,到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这一代,宋国内忧外患,混乱不堪,孔防叔为躲避战乱,又虑及自身安危与前途,便迁居到鲁国。孔氏家族至鲁后历三世而孔子出世。 鲁国素以秉承周礼的“礼仪之邦”而著称于世,可是到了春秋时期,却濒临“礼崩乐坏”,因此孔子十分感伤,在他看来,人不学礼,无以立,遂萌生外出学礼之念。 孔子外出学礼,先到杞、宋两国。杞国,由于年代久远,多次迁移,以至文献荡然无存,遗迹已被湮没。孔子到此考察夏礼,仅得到夏时历法之书。宋国是商人的发祥之地,殷后裔的封国虽然臣服于周,但允许“奉殷祀”而保留着殷商古老的文化传统。自西周以来,宋国文化对各诸侯国有深远的影响,直至春秋晚期,仍保存着殷商的典章礼仪制度,曾一度成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孔子到宋国学礼,但因文献不足征,而仅得到《乾坤》阴阳卜诬之书。由此看来,年轻时的孔子涉世未深,方法简单,只限于文献的考察,所获不多。孔子对考察的结果很不满足,此后,多次还乡来宋。《夏邑县志》记载,孔子在“居宋”考察殷礼期间过此而祀先省墓,于是把这个地方叫“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而取名“还乡祠”。 相传,夏邑县城北孔子还乡祠西南1公里处核桃园村的三教堂,是孔庙旧址,孔子当时娶妻行礼便在此处。孔子57岁时,离卫经曹适宋。由于宋国既是他的祖籍,又是夫人的娘家,以前又曾来此考察殷礼,所以他倍感亲切,故而主动求见宋景公,但因政见不合,话不投机。最使孔子难堪的是宋司马桓魋,孔子见他为自己造石椁,三年不成,工匠累病,于是恼火地说:“如此劳民伤财,不如死了早点烂掉的好!”桓魋听到后恼羞成怒,要杀孔子,孔子只好化装后奔往郑国。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还乡。 十三、 孔姓的传说 孔子被尊为儒家的创始人,历代受封建皇权的尊敬,孔氏后裔也因此跟着分享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在历代,孔家都有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殊遇,如减免税收徭役等。 孔子的五世先祖孔父嘉最早用孔字作为族姓。孔父嘉为其生时所赐名号,其子孙遂袭姓孔。孔父嘉被太宰华督所杀之后,孔家就结束世为大夫的贵族地位,沦为平民,其子孙逃难于鲁,藏身于山东曲阜,隐姓埋名,一连四世没有行踪记载,直到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才有事迹见载于史册。孔父嘉为卿及被封为大司马均在夏邑,而其后世又是袭其孔姓,所以说孔姓出于夏邑。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个武士,叔梁乃字,纥是其名,称“叔梁纥”是尊称。叔梁纥腰圆体壮,力量过人,曾为大夫孟献子武士,以勇武闻名于世。由于叔梁纥有谋有勇,遂以武功知名诸侯,后升为陬邑大夫,先娶施氏,连生九女;再娶一妾,生子孟皮,又跛其脚。叔梁纥为使先人香火有后,在其60多岁的时候,还向颜氏求婚。颜家是当时曲阜大族,家有三女,大女二女都不愿嫁给这位尽管是英雄的老人,但三女徵在却慨然允婚,并很快有了身孕。徵在十月大期,产下一男,便是孔子。 孔氏家族以5位、20派、60户代表其世系支派发展过程。“5位”即5个支派,是北宋时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形成的5支,其名以当时5人所任官职之名来称呼,为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博士位和袭封位。至南宋时,孔子第五十三代共兄弟61人,仅20人有传,故称20派。至明初发展为60户,均以所居地方来命名,一直延续至近代,这60户为留居曲阜的孔氏总称,移居外地的孔族称为“流寓支”。清乾隆时,孔氏已散居全国各地,但孔姓每到一地,一般聚族而居。 现在,居于山东曲阜的孔姓约有10万人,流居外地的以河北、河南两省为最多。由于孔氏发源地在夏邑,有很多孔氏后裔就返居祖籍商丘夏邑等地。 据《夏邑县志》载:“至宋真宗时,有良辅、彦辅者,还居夏邑。元时孔思忠避兵山西,祠废为寺;国初,孔敬复还夏邑。今司家道口孔姓者,五十七代裔也,且言来时在宋。”据考证,良辅、彦辅是孔子的四十五代孙,良辅位居太子中舍,称中舍位;彦辅位居国子监博士。后来,良辅又还鲁,彦辅死后就葬于夏邑其祖坟的旁边。清代,亦有孔氏后人返居夏邑。 现在,商丘境内就有6000多名孔氏后人,大部分散居在夏邑县的孔庄乡、王集乡的部分村庄。 十四、孔林的传说 曲阜有孔林,夏邑也有孔林。曲阜的孔林埋葬的是孔子以后的孔姓后裔,而夏邑县的孔林埋葬的是孔子三世祖以上的祖先。 夏邑的孔林在孔子还乡祠(今刘店集乡境内)西边的虬龙沟东岸,据《夏邑县志》和《孔氏族谱》等记载,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在夏邑曾居住多年,后返鲁。良辅死后葬曲阜孔林,彦辅则葬夏邑孔林,墓址无考。到了元代,孔彦辅九世孙孔思忠逃难到山西,夏邑还乡祠无族人看管,有游僧到此,立了佛像,废祠为寺。孔林情况,更没人知晓。然而一个“官(棺)上官(棺)”的传说,确定了孔林的确切位置。 夏邑彭氏始祖明代自江西迁来,居住在县城北司道口(今王集乡境内)。当时司道口是豫东一重镇,有水旱码头,经济文化都很发达。彭氏始祖在司道口做生意,慢慢发展起来,而他去世后,埋在哪里成了问题。彭家在此没有一寸土,怎么办?有人给他两个儿子出主意说,只有埋在西南古黄河那一带的荒地上。 当时正值天降大雪,无法抬棺,兄弟两个只好将老人的棺木放在拖车上,用牛拉着去黄河荒地。由于积雪太深,当走到古黄河东边的一片高地时,牛累得怎么也走不动了。雪越下越大,俩兄弟无奈,只好就地挖坑埋葬老人。没挖多久,他们发现下面是一口大棺材,这正是孔林的棺木。当时兄弟两人已累得筋疲力尽,雪又打得睁不开眼,就草草将老人掩埋在这口古棺材之上。 有人说,孔家当时为世袭公卿,孔林恁大规模能没有坟吗?据几位上了岁数的老人解释说,一是秦代以前,埋人不筑坟。筑土为坟是后来的事。二是自孔子的三世祖孔防叔迁到曲阜后,孔林无人看管,加之几经黄河冲淹,孔林在大雪覆盖下已难见什么迹象,埋出棺上棺是很正常的事。后来,彭家生意做大了,家也发了,彭家后代做了山西、江西等地大官。大家说,这都是棺上棺(官上加官)的原因。 据司道口的彭氏后裔介绍,1958年平坟时,在他们始祖的坟下,还挖出了那口古墓。 十五、 幺么坟 据说,古代有一王子名“马藻”,在夏邑做官,他生有一子,生性古怪,倒穿鞋,翻穿衣,歪戴帽,腰来一麻绳,白天睡大觉,夜晚才茶食,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你叫他打狗,他偏要撵鸡,干啥事都与他老子的安排相反。整日不习文,不练武,到处游荡,群众给他起个外号叫“幺么”。 马藻看儿子不成器,常常叹息,很为自己的后事担忧。光阴似箭,斗换星移。马藻到了晚年,便把儿子叫到床边,安排后事:“儿啊,我死了以后,你千万记住,不要把我埋在高地上。哪里洼,就把我埋在哪里。”马藻满以为这样安排,儿子一定把他埋在高地上。谁知儿子一辈子不听老子的话,这一回不同了。幺么心想:“爹死啦,这一次一定要听他老人家的话。”于是就请人看风水,把墓地选在城西南最洼的地方。又请来石匠,砌墓穴,建墓室,雕石人、石马、石猴等物,把爹埋葬在那里。若干年后,他自己死了也埋在那里。不知过了多少年,那里已成一片汪洋大河。说也奇怪:水涨时,坟墓升高;水落时,坟墓随之下落,水永不漫顶,总是露出水面那一部分。一时间,马氏父子墓成为夏邑县城湖的一大奇观。 据说玉皇大帝把马藻封为土神,把幺么封为水神。夏邑民间至今还有这样的传说,西南风雨来,庄稼长起来,五谷皆丰登,马祖爷显灵。后人为了纪念马藻父子二人,在古历书首页或灶画上常印有一童子,头扎羊角辫,腰束麻绳,手牵弯角水牛,即为幺么。穿鞋主涝,赤脚主旱。 此墓毁于1918年,为北洋军阀奉系驻城部队鲍(喜清)、贾(朝栎)二营所扒。从此留下来的只是一堆石墙和乱石。1957年又被人运走烧了石灰。这种石灰一点就燃。目前估计,水下还有石墓存在。 十六、天龙湖与蟾蜍仙子 整整一个夏天,正是“听取蛙声一片”的季节,而在夏邑县天龙湖里你却听不到蛤蟆的叫声。人们都知道天龙湖的蛤蟆干鼓肚不出声,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缘由。在夏邑县有着这样一个传说。 月宫里的一个初夏之夜,嫦娥坐在桂树下捣药,吴刚陪伴在旁,两人不时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他俩干脆勾肩搭背回宫去了。这一幕恰好被蟾蜍仙子看个清清楚楚,他心想:嫦娥与俺早订终身,你吴刚无端插足太不应该。于是他悄悄跟上看个究竟,只见他们二人搂搂抱抱,没完没了。 蟾蜍仙子再也按捺不住一腔怒火,便伸手折下一枝碗口粗细的桂枝向吴刚打去。吴刚放下怀里的嫦娥,抽出佩剑迎战蟾蜍仙子。嫦娥吓得围坐在地,瑟瑟发抖。 “住手!”王母娘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 二人见王母娘娘驾到,不敢恋战,都跪拜于地,听候发落。 王母娘娘问清缘由后,怒斥蟾蜍仙子:“你只是千年得道的仙子,岂能配得上嫦娥姑娘?刚儿是玉帝的外甥,又是天府拔尖的美男子,是我牵的红线,你蟾蜍休要妄想!” 慑于王母娘娘的淫威,蟾蜍仙子无可奈何,肚子憋得像个鼓,浑身暴出一个个杏仁大的气包。他悔恨当初,不该离开天龙湖,来到这里受窝囊气。思来想去,蟾蜍仙子决定返回老家。 蟾蜍仙子驾云回到天龙湖,来到湖中央的望月台。蛙族五首领得知蟾祖回来,前来拜见。蟾蜍仙子把自己在月宫受的窝囊气如此这般地一说,气得五位首领立马要打上月宫,找王母评理。蟾蜍仙子说:“练兵万万松不得,至于评理之事,日后再议。”从此,去月宫找王母评理,成了蛙族议论的焦点。 蛙族的操练场上“打上月宫,讨个公道”的口号震耳欲聋。城隍小神从睡梦中惊醒,起来观之,只见天龙湖堤岸上布满了操练的蛙兵蟾将。很快,城隍小神将天龙湖蛙族犯上作乱的事告诉了玉帝,玉帝当即派王母查办此事。 一天晚上,蟾蜍仙子正在望月台上检阅操练队伍,蛙族五位首领立于身后,甚是威风。王母驾着一片青云飘落到天龙湖的望月台上。蟾蜍仙子忽然见到王母,怔立良久,才若有所悟地向她走过去。五位首领见状,也畏畏缩缩地尾随其后。 王母娘娘面对跪伏在面前的蟾蜍仙子,仰着脸,大声说道:“还不速速驱散乌合之众,随我回宫服罪!” 蟾蜍仙子是条硬汉子,他想自己在月宫受了窝囊气无处发泄,在天龙湖老家还能任人宰割吗?他突然站起身来,指着王母娘娘大声说道:“俺蟾蜍虽是一介生灵,却也是千年得道的仙子,与嫦娥结为秦晋已有数载,你身为天府之尊,棒打鸳鸯,该当何罪?”蛙族五位首领见蟾祖和王母娘娘接上了火,一声吆喝,蛙兵蟾将蜂拥而上,叫骂不迭。 王母娘娘气得老脸一阵青一阵黄,但她理屈词穷,暗想:再呆下去更是丢人现眼。于是她一不做二不休,拔下金簪画了个圆圈,喊了一声:“住嘴!”便腾空而去。 自王母娘娘离去后,她所画的圆圈越来越大,圈里绿水荡漾,蛙族老小都被浸泡在水里,叫不出声来。从此,夏邑县天龙湖的蛙族老小一个个怀着满腹的委屈,干鼓肚发泄不出来。 十七、桑树集的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桑堌西南有一户姓沈的村民,以烧黄盆为生。一日,以车推盆到归德府(今商丘古城)去卖,遇上坡路难推,适逢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沈鲤便衣私访至此,推车人口呼“大哥请拉一把”。沈鲤惊奇,怎么有人喊大哥,便全力相助,将车推上坡,遂问其何姓氏,推车人答曰姓沈,二人便成了兄弟。沈阁老见卖盆人贫寒,便领至府中,将黄盆送与各官员,大官给大盆,小官给小盆,按盆大小收银子,沈氏得银甚多,大富。沈氏回去之后,盖起了楼房,名曰沈楼。沈氏由于人丁兴旺,依仗沈阁老权势,一举兴起集市,改沈楼为沈集。 某年逢沈鲤寿诞,年老中举的夏邑县知县边某前往拜寿,途经沈集,被姓沈的一位新科举人相留。席间,沈举人自恃少年得中,又与沈阁老同宗,便吟诗曰:“沈集古来有,栗邑坐老朽”。趾高气扬,藐视年老知县,而县令十分不满。而集市上又见村民赌博成风,无人敢管,且不慎在被村民乱泼污水的小街上滑倒,而被村民嘻笑。夏邑知县到归德府后,便向沈阁老言及此事。老知县得了沈阁老的口谕,回来后,差衙皂殴打沈集村民及赶集之人等。从此无人再敢来沈集赶集,改在临近路旁的桑树 林下进行交易,逐渐形成了集市。后来不少商贾在这里买地,建房,长期定居做生意,集市越来越兴盛。桑堌便由此得集,称桑堌集,亦称桑树集。 十八、桑堌由来 桑堌,是夏邑十八堌之一。夏邑县桑堌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小白河南岸。 据传,桑堌由来已久。早在上古的时候,这里是一大片森林,内有一株巨大的桑树,参天而立,枝繁叶茂,状若华盖,独秀林中,众谓此树乃天地之精华所聚,便称此地为桑林。亦曰桑林社。 远在古代时,汤灭桀,建立了商朝。定都于南亳(故址在今商丘东南四十里的谷熟镇)。是年大旱,七年不雨。《淮南子 主术训》曰:“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雨于桑林之祭”即此。就是说商汤时连续七年大旱,禾苗枯焦,万民哀嚎遍野,成汤心急如焚。于是,汤命人在桑林之大桑树旁筑一个大土台,即祷雨台。台上堆满柴薪,祭盆中烈火熊熊,汤自扮祭天的牺牲,剪其发,磨其手,负白茅,昂然登上祭坛,步上柴堆,向天祷雨。祷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天鬼神伤民之命”。霎时柴薪尽燃,汤置身于火焰万丈的烈火之中,大汗淋漓,身如铸铁。突然狂风骤起,浓云密布,大雨倾盆而至,旱象迅即解除,万民欢欣鼓舞。于今虽历时数千年,人民对于成汤这一体恤民情的贤明君主,仍然一直传诵不衰,后人为纪念商汤王,又因这里有其祷雨台,而故名桑堌。 十九、谯城传说 古时候,骆集就有一个古城,叫谯(qiao)城。著名的晋国大将祖逖(ti)曾在此驻守。《方舆纪要》:谯城在县城北三十一里,祖逖屯淮阴。进据太丘城,遂克谯城而居之,谓此也。《十六国疆城志》:下邑有故谯城。《太平寰宇记》:在县北三十一里,晋永昌元年石勒攻襄城,城父,遂围谯。赵王二年,石虎攻蔡豹于谯城。建武元年,勒遣石虎围祖逖于谯城,为逖所败。 有关谯城传说很多,如时天阴雨,城碟常隐见焉,故有“谯城阴雨”之说。后为河水所漫,今已不见当时之壮观景象。方立桢《览古》诗曰:隔河见古树,因忆古谯城。楚王营建时,意在主齐盟。诛贤信奸倭,国为子胥(xu)倾。兴废如浮云,沧桑凡几更。祖逖负大志,淮阴曾驻兵。一从得太邱,此地为所并。天意挫英杰,中原龙虎争。 空传击楫誓,大攻不克成。感叹驱马回,旧碟寒鸦鸣。邑人张孚中《怀古》诗曰:突兀树拂云,查霭烟笼水。孤塔依梵宫,谯城昔在此。谯城几千年,无处寻基址。时或见谯城,蒙蒙细雨里,(土人相传:每秋雨连绵,犹隐隐见城碟云)。恍是楚王碟,又疑祖逖垒。孟德有精舍,隐见亦尔尔。父老相传闻,议论殊未己。未知假与真,凿凿在国史。偶来访遗踪,籍草坐垄坻。遐想千载人,贤奸同一毁。宁论将与相,王侯等闲耳。只余盘踞地,瓦砾空垒垒。禾黎杂葭芦,渔父兼樵子。蛙声萧鼓鸣,三军惟鹿豕(shi)。烂漫野花开,旌旗苑旖旎(yini)。往事慨难留,古人逝如驶。有怀向谁言,低徊劳瞻止。日暮寒鸦啼,萧萧北风起。 谯城遗址就在塔坡王庄, 据县志记载,古谯城就在县东北三十里塔坡王庄一带。民国九年《夏邑县志》载,谯城在县城北三十一里,祖逖屯淮阴。进据太丘城,遂克谯城而居之,谓此也。《十六国疆城志》:下邑有故谯城。《太平寰宇记》:在县北三十一里,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石勒攻襄城,城父,遂围谯。赵王二年,石虎攻蔡豹于谯城。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勒遣石虎围祖逖于谯城,为逖所败。明嘉靖二十四年《夏邑县志》载:县北三十里,楚平王所筑谯城业。并载时天阴雨,城堞常隐隐见焉,故有“谯城阴雨”之说,今为河水漫淤。 二十、大圣寺之谜 大圣寺的来历一直是个谜,《夏邑县志》等历史资料均没有任何记载。访问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也从未听上辈人说过大圣寺的由来,建于哪个年代,谁修建的,更没有人知道。 前几年,大圣寺左前方的一片田地里,有群众挖土,不久便挖出一个大土坑。当他们再往下挖的时候,挖出了一座石塔和一座石碑,上面都雕刻着文字。经辨认,石碑文字的大意是:大圣院曾被破坏,当地官员将情况上报刑部,刑部向皇帝禀奏,皇帝下圣旨,任何人不得再破坏此寺,违者以律重处。落款日期为北魏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然而,据石塔上的文字记载,此塔是墓塔,为宏教大师僧判之塔,系他的10个弟子普僧、普贤、普子等所建。落款为归德府夏邑县纪村大圣院,日期为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从石碑、石塔上的文字记载可以看出,大圣寺存在的年代相当久远,而且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古刹。守寺的老人告诉记者,大圣寺原来叫大(音“代”)圣院,后来渐渐被人们叫白了,才有了现在这个叫法。大圣寺的由来不但没有文字记载,而且连传说也没有。里面原来有一口重约1吨的铁钟,相传,这口钟声音特别响亮,在寺里敲钟,夏邑县城的人都可以听到(大圣寺距夏邑县城约17.5公里)。相传,此钟是在乾隆三十三年不知从哪里被大水冲来的,当时被冲来的是两口钟,一口铜钟、一口铁钟,在河中间两口钟相遇了,它们一撞,铜钟说:“你是铁,我是铜。你去大圣院,我去汴梁城。”于是,铁钟被冲到了大圣院,而铜钟冲到了开封,至今还悬挂在大相国寺里。可惜的是,悬挂在大圣寺的铁钟在“破四旧”时被几个群众砸碎卖了铁。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也可以想象出大圣寺的名气曾经可以和开封的大相国寺媲美。 因为大圣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难以说清楚的神奇,加上群众的相互传说,香火渐渐旺盛起来,先是本地的人前往拜佛烧香,后来,南京、常州、无锡、徐州、三门峡等地都有人前来参观、拜佛,并踊跃捐资。2005年,大圣寺重建,盖起了5间大雄宝殿、3间天王殿、3间平房等。至此,大圣寺基本恢复了原貌。 二十一、 米芾坑的传说 北宋元丰三年,著名书法家米芾任夏邑知县时,常与城北萧庄村隐居的名士萧龙群先生诗酒唱和,切磋书艺。酒酣之余,爱到村后锁龙塘垂钓游乐,宋史载:锁龙塘天然工成,四面边角,方正如距,水面1900亩,水深不可测。四围芦花丰茂,百鸟栖息,连天蒲草幕帏,鱼龙潜底,水色墨清,碧绿如海。相传神笔马良曾在此结庐隐居绘画,常在水边洗笔涤墨。 某一日,黄昏酒后,二人来到村北的塘边散步,当此时也,秋风萧瑟,雁阵惊寒。米芾伫立塘边,眼前绿水苍苍,白雾茫茫,波光渺渺,芦花飘飘。忽然一阵水响,芦花深处隐隐似有妇人泣啼,哀鸣不已,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萧龙群对着芦花荡道:“谁人水上泣啼声,莫非心中有冤情”。 霎时,但见水面冉冉升起一团烟雾,隐然一少妇白雪胜衣飘渺其中,稽首涕之曰: “我本北海水中生,五百年前过栗城。只因贪此水潋滟,遂教深塘索蛟龙。” 萧龙群问道:“何以至此也?” 答曰:“我乃北海龙王之女,五百年前路过此地,迷恋此地水光潋滟,见有马良神笔封存于水底,妾粗通文墨,顿起贪念,盗走马良神笔,后事情败露,玉帝大怒,贬妾为一尾青鱼,在此受尽虾蟹戏弄,不得重生。” 萧龙群问道:“如何才能救尔脱离此地,重归北海与父母相见。” 答曰:“玉帝曾言,五百年后有西天佛祖座下执拂童子转世为人路过此地,把神笔交与此人,方可归于原神!此人乃荆州襄阳人氏,三甲进士,官派夏邑知县。” 萧龙群谔然道:“天地造化,我友正是襄阳漫士米芾也,时任吾县县令,阁下幸甚之至也。” 米芾先生道:“阁下请明示解救之法。” 答曰:“塘前四十步,掘地深入土。离地五丈五,下为一水窟。神笔石嵌住,笔走狂风忽。莫要随意书,恐惹鬼神哭。” 米芾先生依其言,按步就搬,果然如此,米芾取下嵌在石中神笔之际,刹时天昏地暗,狂风呼啸,电闪雷鸣,轰然一声巨响,天空中闪耀着一团火光,一条青龙蜿蜒闪烁其中,在米芾头上盘旋三匝,吟啸而去。再看洗笔塘刹时杳然不见,化为一片白地,唯留刚刚掘开的大坑,犹自咕咕的冒着清清的泉水。 其后数年间,米芾籍此神笔,研修翰墨丹青,书画之功臻于妙境,遂成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后人视其书法成就已超“二王”之上,历代学书 者莫不以其书为范,其书法风行世间,历久不衰。 宋绍圣元丰,米芾作《洗笔塘记》记其事树碑于此,金章宗四年石碑毁于战火。明朝天启年间,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先生重修《洗笔塘记》碑,并立亭一座,手书《重修洗笔塘记》,立碑于亭之阴,此间一时成为全国书法盛会之地。米芾先生掘地取笔之窟,民间称之为米芾坑,清雍正九年天下洪涝灾害严重,夏邑一片汪洋泽国,方圆仅数丈的米芾坑竟能容纳四方之水,周围数十个村庄幸免于洪涝灾害。时任江西布政司赋闲在城里家中的彭家屏先生慨叹道:“江淮河汉水无数,不及栗城米芾坑!” 此后八百多年间,米芾坑被当地老百姓不断的开挖整修,形成占地1000余亩的水塘,岸边绿柳成阴,水中鱼虾成群,天光云影,风景怡人,是宋国十大风景之一。 中华民国26年6月,日军欲陷开封,国民政府总统蒋公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以阻挡日军南下,千里江淮顿成泽国,黄河亦因此改道,夏邑复成沼泽之地,米芾坑被淤为平地,名胜古迹遂淹没于水下。 解放后,举国兴修水利工程,当地数村群众于米芾坑原址上开挖出一个水面三百余亩水库,蓄水预防洪涝灾害,米芾坑继续造福一方民众。 二十二、 孙二娘开店 据传在北宋末年,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泊,设聚义厅,打富济贫,专与官府作对,宋朝统治者屡剿屡败,又恨又怕,最后采取软硬兼施的招安手段,终于瓦解了这支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大部分将领死的死,亡的亡,但宋朝统治者为一绝后患,意欲斩尽杀绝。剩下的将领们,死里逃生,隐姓埋名,流落异乡。 据传菜园子张青和孙二娘被官军追捕逃散后,都不知道对方去向。孙二娘经过查访,得知张青流落在亳州、夏邑、永城一带,就千里寻夫,到了现在的夏邑郭店乡老郭店一带,开了个小店,慢慢寻找丈夫。为怀念丈夫张青,取名“长青店”,并雇用郭氏弟兄帮忙。由于生意很好,发展成了一个小集镇,孙二娘就起名为长青集。 不幸孙二娘思念丈夫成疾,不治而病逝。郭氏弟兄将孙二娘葬于长青集的西南角,就是现在郭店粮店西南角,夏白路西边。坟前立青石碑一通“梁山英雄孙二娘之墓”,并在坟前十步许,又为孙二娘盖了一座孙二娘寻夫庙,从此小店才有郭氏弟兄继续经营,并改为郭家店,后来长青集也改为郭店集。 民国十六年(1927年),大土匪头子杨远月,携带马匹财物从夏邑县城回亳州,路过老郭店南边,马匹财物被劫,杨远月恼羞成怒,返回亳州后,出动大批土匪,从歧河北岸开始放火,一直烧到夏邑县城南关。孙二娘寻夫庙也被大火烧毁,只剩下一片庙岗子,青石碑也被拆毁。解放后,郭店粮店建营业室时候,青石碑被埋在地下。 二十三、 智筹修河款 清朝的时候,夏邑县城南会亭集市衙长官名叫羊无忌。此人聪明好学,性情诙谐,机智善辩,颇有正义感。当时会亭一带河水泛滥,涝灾严重,久想治理,只是苦于资金匮乏,难能如愿。 正好,会亭集的东面酂阳集和西面的济阳集都有羊姓豪绅,两家都是大户人家,家财丰厚但为富不仁,常欺压乡里,百姓多有怨言。 这一天,两家在会亭集聚会时,济阳羊姓戏言说酂阳羊姓姓的是母羊,自己姓的是公羊,于是两家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双方到市衙诉讼,重金贿赂,要决一雌雄。 羊无忌照收贿礼,且放出口风,声言哪家送得礼多礼重,哪家就是姓公羊,否则是母羊。于是两家争着送礼,不几天就收了一大笔款项。判决那天,两家都心里有数,成竹在胸,衙门外也聚集了很多的人围观,等着看热闹,看看这位老爷怎么办。 宣判时,只见羊无忌稳坐大堂,慢慢悠悠说:“东酂阳,西济阳,中间是我老母羊!你们都姓公羊,老爷我姓母羊”。双方官司打赢了,都很高兴,正欲告退,羊无忌却又说:“诸位且慢,我还有话说,送两家一首打油诗吧,于是吟道:两羊角斗不相让,为争公羊上大堂。欲求银钱修河防,老爷甘愿姓母羊。可笑两羊不思量,母羊倒比公羊强。若问此言何凭据,公羊皆是母羊将(jiang,方言“生”的意思)”。 最后的结果是,两豪绅面红耳赤,众百姓捧腹大笑,传至今日,仍教人忍俊不禁。 二十四、神秘的清凉山 位于安徽、河南交界处,永城市、虞城县、亳州市、夏邑县4县市接合部的清凉山,山不高,山前有水,山上有座小庙,成片的树林遮盖了整个小山,看上去很美丽。清凉山的神秘身世,没人能说出它从哪里来?这是个永远的谜!山体面积原先比较大,现在小多了。老人记忆中,山上有近百所房屋,建筑辉煌、宏伟大气,曾经几个朝代的复修。山体的西部有阁楼24间,分两个院,典雅大方,气度非凡,院内有合抱大杨树,楼内有各式各样的漂亮壁画。山的北半部,是高大雄伟的主殿,院内石碑林立,殿内供奉着生铁铸成的金箔神像,十八罗汉和三尊佛像。过去每年的8月15日,山上都有热闹的大型古会,很多外省的人来清凉山拜神,更多的人来此做生意。民间传说,凡来赶古会的生意人中,每年发达一家。 据说,清凉山山体内有珍贵的历史文物,1989年由北大考古系研究生组成的考古队来此考察,在山上挖出很多稀有珍贵的古代器皿等。气度非凡、建筑宏伟的清凉山,伴随着自己的神秘身世,延续着繁华与辉煌,然而,这种辉煌被日本人所破坏,1945年后,整个清凉山变成一片荒丘。“ 二十五、 陈陛家族故事集锦之一 夏邑古代名人陈陛一家。陈家祖孙三代有陈世德、陈世恩、陈升、陈陛、陈希稷、陈尔铁、陈之震7人以个人传记的形式载入《夏邑县志》,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官宦之家、孝贤之家。陈陛曾任陕西督粮道、两宁兵备副使、天津储粮道和山东右参政。他为政清廉,死时家贫无以为葬,是夏邑古代职位较高的清官,又是夏邑著名的书法家。其父陈世恩的孝悌故事,已被选人现代德育教科书《孝悌读本》,题为“世恩夜待”,还被制作成两集各1 1分钟的网络动漫。 “世恩夜待”中讲了这么一个动人的孝悌故事:明朝时,有个名叫陈世恩的,是神宗皇帝万历己丑年进士,他的大哥(陈世德)是个举人。他的三弟陈世勋喜欢游荡,天天很早就出去,很迟才回来,经常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大哥屡次规劝三弟,三弟也不听,大哥十分生气。陈世恩对大哥说,这个样子,损伤了兄弟间的友爱,是没有益处的。于是陈世恩就用行动感化三弟,每夜亲自守在大门旁,不论多长时间,必定要等到三弟回来才休息,并问三弟冷不冷,饿不饿。这样一连过了好多个夜晚,弟弟恍然大悟,从此以后再不晚归。世恩不仅对自己的弟弟如此,对庶嫂的弟弟也是如此。世恩权高位显的时候,哥哥世德去世了。哥哥的妾弟吴山经常衣服褴褛的来看姐姐,世恩不但接济他,还经常请吴山一起吃饭,世恩的三弟不以为然。世恩则说:庶嫂没有子女,年纪轻轻为哥哥守节,我非常尊敬她以及她的弟弟。 陈世德是陈陛的大伯,明隆庆元年丁卯科举人,中宪大夫。陈世德七岁的时候,夏邑县城遭到了一伙见人就抓、见东西就抢的土匪的抢劫。为避乱,世德父母携全家仓皇逃难,当时其弟世恩还在襁褓之中。眼看土匪就要追来,情急之下其父就把弟弟世恩扔到了高梁地里。又跑了一里多地,世德问父亲怎么不见弟弟了,父亲说扔掉了。世德十分痛心,冒着被土匪抓住的危险沿原路将弟弟抱了回来。 陈希稷是陈陛的儿子,陈陛去世时他刚满10岁。陈希稷特别重视孝道,常常因为父母早亡不能侍奉而遗恨。每逢父母的忌日,无论风雨交加还是大雪纷飞,他都匍匐数十里,长哭竞日,路人都被他的悲痛感动得流下眼泪。他的这种孝行一直都没有间断,直到他生命的终结。 二十六、在900多年历史变迁中的司道口 司道口在唐朝时名为“谨栗镇”,明初,黄河在这里有一个大河岔,经过谨里镇流向东南,这里便成了一个水旱码头,是皖北,豫东一带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商船来往频繁,沿河两岸楼房林立,镇有72座庙,82口井,山西巨商建有会馆于此,街市五门六路,颇为壮观,便命名为“司马口”。有歌谣曰:司马口,赛银窝,东门紧靠运粮河。 到了清朝中期,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商船绝迹,商业慢慢萧条了,但市镇房舍仍很完好,人们根据这一变化将“司马口”改称“娄川镇”。 若干年后,外地商人陆续疏散,市容比当年大为逊色,司氏在人口上占了优势,便把“娄川镇”改称“司道口”。至今每逢春节,集上还有人张贴“司马口中老门第,娄川镇上旧人家”的春联,以示怀古之意。 明时北门里建有祖师庙(亦称玄帝庙),每年自三月三日(上巳节祀玄帝)起, 一连十天庙会,烧香求神者络绎不绝。 清时,因太平天国起义之影响,司道口人杨松、杨卫亦揭竿而起,于祖师爷庙聚众兴兵,以讨伐官吏,统治当局派兵镇压。迫使庙会迁址于县城北门里祖师庙,会期仍为十天。咸丰年间,司道口祖师爷再次起会成为县城祖师庙之继续,正会改为三月十三日,会期四天,香火极盛。 濉水渔翁按:明朝嘉靖年间,彭氏先祖彭悠久,从江西庐陵移民夏邑,在司道口集上开个小酒馆,喜欢调解邻里纠纷 ,“与乡闾曰:无事则相与宴洽,有事则出为排解,胥用此觞。自是,讼端寝息,和气翔洽,人称之为【饮和先生】”。然后代“奕世簪缨,成为邑中巨族。” 二十七、刘总兵牌坊溯源 史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朝廷第一次“诰赠”、“诰授”一品太夫人杨氏坊时,杨氏已是90岁高龄。她是作为福建诏安营守备刘超凤之妻的身份接受封赠。雍正六年(1728),即15年之后,朝廷再一次“诰授”、“诰封”一品太夫人杨氏寿坊时,杨氏已达105岁。此刻,杨氏仍然健在,并且是以西安副都统刘官统之母的身份接受封赠。 据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民国”九年《夏邑县志》记载:刘超凤、刘官统父子皆文韬武略,精忠报国,战功卓著,以身殉国;刘官统之弟刘官亮则“考选主簿,辞职养母,以孝行称。”可以说,杨氏寿坊,即是朝廷对刘超凤父子忠君报国、孝行可嘉的褒扬,更是对一品太夫人杨氏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德高望重、寿登期颐的最高奖赏。两度受皇恩,满门皆忠孝。 文革”中此坊遭到破坏,部分构件已被损毁遗失,一部分仍存于原处,现已修复。 二十八、何营集与三里堌堆遗址 明朝末年,何营为当时的运粮码头,驻有兵营,因有何姓文挂武职官员作战阵亡,其妻田氏携家带子在此落脚谋生,故取名何营。后人丁繁衍兴盛,村中又起贸易集市,故又得名何营集。 三里堌堆遗址。本名“渣头堌”,位于夏邑县何营城三里庄村北。据《夏邑县志》(明嘉靖三十四年本)纪录:“渣头堌正在县西北五华里。”为夏邑十八堌之一,果天处三里庄村后,故大众雅称之为“三里堌堆”。该遗址属新石器时期遗址,上层为汉朝墓群,基层为商朝、龙山文明遗存,曾出土年夜量汉朝陶片战商朝陶片。 二十九、 木神句芒的传说 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有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中的春神又是谁人呢?答曰:句(读勾,gōu)芒是也。有史以来的两千多年间,春神句芒不仅存身于文献中,而且出现在迎春仪式中。从散乱的文献记载中,复原春神句芒的形象,解析其文化意蕴,是一项迫切而有意义的事。 三十、 神奇的崇觉寺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黄河南岸决了口子,大水淹了开封、兰考以后,就一直滚滚向东南方向流来。夏邑县西南五十里处的马头寺,民房已被黄河水冲倒大半,老百姓无处存身。马头寺南头一个寺院,叫崇觉寺,因寺院地势高,黄河水没冲着,众百姓都逃到这个寺院来居住。大雨小雨一直下了三个多月,百天没有见太阳,大人小孩哭叫连天。人们无奈,只有跪在地上哀告上苍救命。正在祷告,忽见寺内现出一条双头金蛇,约有一尺多长,在中间盘成一盘,大家觉得稀奇,遂报给了双甲老爷爷。这位老人年纪已是120多岁,还担任着马头寺的寨主,大家不论有什么事,都要向老人请教,所以人称双甲老爷爷。这位老人走到院内,手捻胡须,仔细一看,忙放下拐棍,双膝跪下说道:“恳求金龙王施恩,救众百姓一命,千恩万谢。”大家一听金龙王,全都跪下了,大人小孩都不停地磕头,求龙王爷救命。停了一会儿双甲老爷爷向周围一看,寺外的水霎时落了三尺。又停了一会,天空有些亮了,忽然刮起一阵北风,吹走了残云,太阳终于出来了。双甲老爷爷遂向大家说:“今天是二月十九,为了纪念龙王救命之恩,今后每年二月十九,大家都朝庙进香。”从此,崇觉寺逢庙会,周围几个县的人都来赶会,很是热闹。 三十一、 栗陆氏与傈僳族 傈僳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曾有“栗粟”“傈僳”等不同写法。现有人口58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等地。 傈僳族最早起源于东夷栗陆氏部落。中国伏羲研究会理事、历史学家王大有认为,栗陆氏是傈僳族族源源头,河南省夏邑县是傈僳族发源地。 2012年4月,王大有到夏邑实地考察栗城遗址、清 凉山遗址、马头遗址、商汤祷雨处及县博物馆出土的大量文物,而后从栗陆氏出典、栗陆氏分化与合婚、栗广之野与栗氏、栗氏与栗邑等多个方面引经据典,考证分析,得出结论:栗陆氏是伏羲氏的裔种,上古帝王,位女娲氏后第4世,称栗王,传5世,子孙分为栗姓、陆姓、六姓、安姓、舒姓,并有傈僳族作为民族群体至今。 经考证,傈僳族是栗陆氏部落自商丘夏邑一带“东夷西迁”我国西部地区后,并再南迁金沙江、怒江等地,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 三十二、栗王祠谜踪 栗城,一个蕴含着悠长历史和古老传说的名字。尽管栗城遗址已经没于湖水之下,但这里曾经出土了大量远古文物,告诉后世子孙,这里曾经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地之一。从那些散发着远古味道的诸多史籍中,我们大概可以梳理出一个东方人文始祖延续的脉络:自从伏羲之后,有女娲氏、共工氏……容成氏、中央氏、栗陆氏、尊卢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等,共十九氏(也有一说,如宋代《通鉴外纪》认为有十五氏)。在伏羲之后的一千二十年中,华夏始祖中栗陆氏为第七世君王。 根据《世本集贤》等古书的描述,栗陆氏大约在距今八千五百年至八千二百年之间,可见历史之古老。栗陆氏的首领在伏羲称帝时曾经主管过全国的农业和水利工作,堪称水利始祖。据北宋《三坟》记载:“栗陆氏居北”,伏羲曾和栗陆氏首领有过一番对话:“栗陆,子居我水龙之位,主养草木,开道泉源,无或失时,子其勿怠。”栗陆氏回答说:“竭力于民,君其念哉!”远古时期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了大面积的草原和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quǎn)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既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而为伏羲氏创造“畎田”之利的功臣首推栗陆氏。 栗陆氏部族居住在“栗广之野”,其地处平原低洼地带,是一处很容易受水灾侵害的地方。栗陆氏总结前人经验,认真治理水患,取得了很大成效,因此受到伏羲的重用,被封为掌管水利的官员,号称“水龙氏”。女娲执政时期,虽然对一些执政官员进行了调整,但仍任命栗陆氏掌管水利,负责水利建设。此后栗陆氏世代皆执掌水利。后人建栗王祠以纪念祖先。栗陆氏的名字,望文生义,与栗子有关。河南大学教授李玉洁认为,栗陆氏是最早发现并以毛栗子为食,或者最早种植栗子的部族。在远古时代,栗子是重要的食物,由于栗子适应能力极强,抗旱耐涝,荒山坡地均可栽培,因此它可能是栗陆氏部族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栗木还是上等木材,坚硬,不易开裂,纹理清晰,耐湿抗腐,还是上好的木炭之一。既能吃,又能当做木材、木炭,这在农业文明不甚发达的远古社会,无疑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据《畿(ji)辅通志》记载,“太古之无为,庆华胥而蹈,栗陆顾皇上之谦抑,视至治为未足。以是降德音、播嘉惠、省刑罚、薄赋税,汰沉浊,旌廉吏,举贤才,擢俊义,发仓廪,赈贫匮,尊髙年,而礼有德……四方万国无一民之失所,穷乡僻壤无一物之不遂,举陶于春风和煦之中,而乐于雍熙泰和之治。”这说明在栗陆氏时期,天下太平,一片和谐之景象。栗陆氏部族的居住地在哪里?就在夏邑一带。从地理位置而言,夏邑在淮阳的东北部,自古就是人类的发祥地和生息地之一。伏羲氏之都在今天的淮阳,栗陆氏的部族极有可能就在今天的夏邑,相距不是很远。在上古时代,夏邑草木丰盛,水力资源丰富,水产、禽兽类较多,又适于农耕。 由于远古时代这里曾是栗陆氏的栖息之所,“栗”这个字在夏邑的地名沿革中占据了很大篇幅。至少从商代起,这里就被称为栗,秦代又在此处设立栗县。在明嘉靖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夏邑县志》中,其县城图都标明,在夏邑县城北门护城河外的西北曾建有一座栗王祠。栗王祠,是栗陆后人为纪念先祖而建,纪念远古祖先栗陆氏。 栗王祠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但从中仍能依稀看出栗陆氏后裔对祖先的崇敬。栗陆氏是伏羲氏的宗支,以伏羲为祖,栗王是后人对其尊称。在华夏远古文明初期,并没有“帝”和“王”的称谓,只有“氏”的称号,“氏”最早的含义也并非指家族,而是指部族首领,相当于后来的“帝”、“王”。夏商周三代,人们认为王者为大,因此栗陆后裔将其先祖尊为栗王,并建造栗王祠。栗王祠为什么要建在西北处?中国伏羲研究会理事王大有先生认为,栗陆氏的故乡远在西北昆仑山,古人总认为死后灵魂会回归故里,因而栗王祠建在西北之处,就是寓意族人死后能够回归昆仑。如今,栗王祠已不见踪迹,当年纪念远古先祖的土地上盖起了民房,只留下史书上的文字记载让人回味。 三十三、大梨树与古塔传说 至今,在骆集乡,还流传着一些优美的传说。在传说中,骆集乡既有镇乡之塔,亦有让砀山梨黯然失色的大梨树。在这些传说中,骆集乡人依稀还能找到历史上曾经的骄傲与兴盛。在骆集乡东部与安徽接壤的大梨树村,有一个关于梨树之王的传说。据村民介绍,大梨树村原名火神庙村,是因为村中有一个火神庙而得名。但后来,地脉奇异的火神庙村里长了一棵大梨树,据今年67岁的村民李应泉讲,他小时候,听他100多岁的爷爷讲,那棵大梨树的树身五六个成年人也合抱不过来,伸展的树枝盖住了1亩地。 在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家住开封府的一个员外早上做饭到水缸里舀水,看见水缸里浮着几个梨花瓣。员外好奇,就顺着梨花飘来的方向一路向东寻找梨树,最后竟然找到了骆集乡的大梨树。大梨树花开,香飘几百里。正是因为那棵大梨树的神奇,附近村民提起火神庙村就习惯性地喊大梨树村,久而久之,大梨树村就取代火神庙村而成了村名。当时,砀山人正是从大梨树村学到了栽梨技术,才有了今日的砀山梨。那棵大梨树据村民说被伐于清朝末年,当时是村里李姓人伐的。伐树人因伐倒了大梨树,此后就开始家境破败。 在骆集乡南边,有一个塔坡王庄。那儿曾经有一个高三四十米的古塔,印证着骆集曾经的繁华与显贵地位。 塔坡王庄的古塔据考证建于汉代。1976年,当时的村支书李化民带头将古塔拆除,古塔的地基就有二三十米深。在古塔被拆除的第二天,上级有关不允许破坏文物的文件就下到了骆集乡。但面对一片废墟,全乡人也只能发出声声叹息。 三十四、 鼎集与桶子鸡 夏邑县杨集镇古称鼎集,一说是因为镇中曾铸有一个硕大铁鼎而得名,一说古杨集镇中间高四周低状似铁鼎。鼎集在明清时期即是河南、安徽、江苏(新中国成立前,杨集镇尚隶属于江苏省砀山县)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商贸重镇。据说,杨集逢古会时,远居山东济南、江苏徐州的客商大贾都云集于鼎集,边贸火热异常。改革开放后,杨集镇是商徐公路必经之地,陇海铁路也在此设站。铁路、公路的两个站口使杨集镇占尽商贸发展的地利。 “咬咬牙,瞪瞪眼,吃不动,你别扔。吃了肉,嚼骨头,喝口酒,一刺溜。”这是民间对人们吃桶子鸡时的形象描述。桶子鸡以鸡皮黄亮、肉嫩鲜香而远近闻名,深受大家的喜爱。 相传,桶子鸡源于卤鸡。宋时,建康(今南京)一户马姓人家,以经营卤鸡为生,其邻居是来自古栗城(今夏邑)的张姓人家,两家相交甚厚。张家便向马家学习制作卤鸡,得其真传。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张家后裔返回夏邑故里,带回老汤一桶,开了个张氏卤鸡店,生意很是萧条,便将卤鸡改良,经过数百次的摸索、实验,张家人终创制出桶子鸡,代代相传至今。现传承人张福华,2011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张福华”商标。现在杨集镇有3家制作桶子鸡的店铺,而砀山、曹县也有制作桶子鸡的,两家均称自己的为正宗。 三十五、胡桥桶子鸡 相传清朝中后期,一胡姓人家在胡桥北头开了一饭馆。一天,有位老汉晕倒在饭馆门前。饭店主人请来朗中给那老汉医病,吃住半个月,分文未收。病愈后又送他盘缠钱。老汉为感胡家救命之恩,便把自已祖上在御膳房制桶子鸡秘方传授给了胡家,此后胡家便以经营桶子鸡为业,代代传承,至胡建立已是六代传人。 三十六、 尉迟敬德将军寺 夏邑县骆集乡王楼村,在前唐时期【唐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有一寺院 ,叫做善觉寺【夏邑县志写做正觉寺】。此寺因唐朝名将尉迟敬德而出名。当时尉迟敬德率军东征平冦。路经古【倭昌城】,即商汤灭夏时古都城。今骆集一带,偶遇重病,百药无效,即到善觉寺 拜佛求神许愿。病即愈。为报答佛神大功大德,尉迟敬德解囊捐钱,重建寺院,再塑神佛金身。当地善士为颂扬尉迟敬德平冦有功及建寺大德,故将【善觉寺】更名为【将军寺】。 将军寺建于唐,兴于明。明朝朱元璋皇帝的驸马李琪再建。其历史背景详见史册【图说天下】。左丞相胡惟庸造反篡权一案,韩国公,太师李善长被赐死。全家七十余口被处死。惟留下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儿,临安公主和她的丈夫【李善长的长子】李琪和两个儿子,免于死难。为避免日后无端被害。李琪携妻子全家逃于睢阳城东九十里处的【古倭昌城】。现骆集地面安定生活。为子孙后代平安得福。李琪拜佛求神保佑。特意捐银扩建【将军寺】。寺院焕然一新,金碧辉煌是中原地区闻名的古刹之一。寺院占地二十余亩寺房百余间。主要建筑有大殿,后楼,东西廊房,还有别具一格的山门。僧人道士一百余名。大殿塑有如来佛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十八罗汉等像。据老人讲,寺内有一口金钟,一九四零年被日本鬼子掳走。两通铁碑在一九五八年被运去炼了钢铁。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寺院被彻底破坏。现仅存一通石碑。还分为两块。残碑高3.1米面宽0.78米厚为0.3米。碑文待考。 三十七、法云寺 法云寺原本是位于豫皖之交的一座大寺院,听老辈人讲,他们记事时(约在130多年左右)寺院建筑还相当宏伟,前有六层(地面以上)古塔,后有山门、大殿,东西廊坊,后楼,(即藏经楼),神像众多,香火很盛;平时烧香礼服之人,络绎不绝,每逢二月十五庙会,香客们所捐香资多达几大笸箩,当时僧众多人,庙地几十亩之多。到1949年解放时,仅有山门和大殿,僧人三人(王庄的三老豹子,骆集南头现在在世的李安仁,张营东的张福忠),解放后,僧人还俗,人为的和自然的因素,庙宇倒塌,神像被毁,仅存六层古一座。此塔纯砖结构六棱形,地面上第一层正南方有一高1米宽80公分左右的方形小门,爬入小门后,有台阶向西方螺旋而上,直达塔顶,顶端有一80公分左右为半径的圆形平台,上方有盖。平台四方有高1米宽80公分左右的方洞,可观四方。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被人为的破坏。(先有民中和林中的红卫兵在别有用心的人的鼓动下,将地面以上部分拆除。事隔二年周围几村村民又把地下二层挖出。后因流沙之故而止,故而现仍留塔基于地下。 三十八、 黍邱亭 《左传》云:宋围曹,曹伯阳筑五色于其郊,有黍邱。《杜预注》云:下邑县西南有黍邱亭。 会亭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称黍邱亭,北宋时置会亭镇。会亭之名来源于“议事亭”,相传此亭是西汉时地方官员开会议事的地方,当时有“东有造律台,西有议事亭”之说,故名“会亭”。明设驿站,称会亭铺,清咸丰年间属永(永城)、夏(夏邑)、归德(今商丘)三县共管,又称“三合县”。会亭镇商贾云集,是闻名遐迩的中州小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称。 三十九、前王楼的传说 前王楼坐落在栗城西北二十五里处,风景优美,地杰人灵,据说,关于“前王楼”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且具有教育意义的传说呢。 相传,杨宗保傍晚得知其父为金兵所困,仗着佘老太君的宠爱,偷偷从天波府里出来,准备去前线战场尽忠尽孝。由于天黑心急,一直往前赶路,竟然迷了方向。待天蒙蒙亮,方发现来到一处栗园。这才想起来昨晚饭没吃,加一夜奔波,此时,又累又困又饿。看着栗子一树树挂满,看得杨宗保那个馋啊,直咽口水。可是,杨家家规宗保从小就知道,饿死也不敢去偷摘一颗栗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体会着望梅止渴的滋味。 这时,从栗林里走出来一位村姑,浓眉大眼,高高的鼻梁,耳朵旁一边各梳一条乌黑亮丽的小辫子,映着红扑扑的脸蛋,像绿色的小精灵。杨宗保正惊艳村姑的美丽,只见村姑右手从左胳膊的挎篮里拿出一把栗子来。可是,有家规,宗保不能吃啊。 时值栗子采摘的季节,村姑便出个主意,以工换物。话一说出口,杨宗保当然同意,堂堂武将,小小栗树岂在话下。说得迟,一袋烟的工夫就卸下一大堆。“吃吧,吃饱了就去报国!这些都属于你了。”村姑手指画了一个圈,杨宗保前栗园消失了,而她所指的少说也有几千顷地啊!“我不能要!”待回头,已不见那村姑。 杨宗保待敌兵退去,回来答谢村姑。左打听右打听,都不知有此人。王楼村民告诉他一个奇怪的事。在村西南,有一大片土地,满林硕果,可谁都进不去。杨宗保不信,便和众人一道去看个究竟。说来也怪,宗保一行竟然全都进去。众人皆惊,方知是英雄在此的缘故。杨宗保逗留半日,吩咐土地叫村民耕种,便回天波府讨罪去了。 村民为了方便耕种,也为了早一眼看到恩人来,在此搭建土木楼房,繁衍生息。人们为了与原来的村庄区分开来,便以“前王楼”“后王楼”区分开来。前王楼的人为纪念杨宗保,在村中央建了一座宗保庙,每逢年过节就祭拜,由于敬仰天波府杨家,就把庙的四周挖低,再放入水,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出。“宗保宗保,祖宗保佑,无论如何,不忘尽孝!”这便是宗保土地庙的由来。 自从建了宗保庙,前王楼人们安居乐业,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孝敬老人,善待子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亲朋相处,真是其乐融融啊!虽然受当时条件限制,没有富甲千里,可富甲数十里绰绰有余,皆因有一方肥沃土地。后来,宗保庙也叫土地庙,也有一定的道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东瀛倭寇侵我中华,杀我同胞,欺男霸女,真是丧尽天良!乌云密布之时,唇亡齿寒,前王楼虽有土地庙的保护,也没逃过小日本的鼠眉贼眼。 那天,天刚蒙蒙亮,放哨的村民发现,乌云压境,黑压压的小日本杀气腾腾从东面侯土楼方向奔跑过来。往后看队伍,乖乖,如一群搬家的蝼蚁,一直排到黄付集也没有看到尽头。一声“小日本来啦!”惊醒了村民的美梦,只有两分钟的工夫,村里的十几杆土枪便在东西南北四个要塞路口一一致对外!男女老少石头抓扣铁锹全在手,就是连几岁的孩童也手拿弹弓,有着弯弓射大雕的豪气冲天!数风流人物,还看前王楼退敌妙! 前王楼村落周围皆有高高的围墙,墙外便是四五米深的“海子”。“海子”里平时就放了许多的碎石烂玻璃渣碎碗罐类的异物,水上有针刺样的花椒树藤,别说是人,就是鱼在这种“海子”里游,恐怕不死也要脱层皮。面对这种宽十米左右的“海子”,生长在水上的小日本,即便把村庄围得水泄不通也束手无策。 大战从早上一直打打到下午,最后,因小日本伤亡损失惨重,不得不撤离。在撤离时还有个小插曲,一直流传至今。听说,可能一个小日本迷惑一天竟然不能攻下一个村落,在撤离时爬上树,想往寨里看个究竟,一个王姓家的孩子看到了,手拿弹弓对着小日本的命根射去,只听到哇哇大叫鬼话,捂着两腿之间处,从树上摔了下来,死活不知。据听说,小日本往东南方向栗城撤去,蝼蚁们一个多小时才撤完。这次,栗城经历了生死之战,牺牲许多热血爱国青年,其中包括彭雪枫将军,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多见,所以,当时的前王楼之战,在乡间传为美谈。 如果你现在去会发现,宗保土地庙还在,只是前几年,从村中的“岛”上移到村后,在后面保一方平安。至于村里的杨家,也是杨宗保的后裔,为报苍天知遇之恩,在此繁衍生息。
四十、马前泼水的故事 民间广为流传的汉代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就发生在歧河乡,现有保存完好的朱买臣墓。汉朝朱买臣有满腹才学,却未得到到功名,只得以打柴为生,入赘本地崔二公家为婿。因为贫富悬殊,夫妻经常吵闹。崔二公也嫌朱买臣不肯进取,便让女儿向丈夫讨休书(即离婚)。一天,大雪纷飞,朱买臣无法砍柴,刚进家门就遭到妻子的无情奚落和恶毒咒骂,并坚决索要休书。朱买臣劝妻子忍耐,许诺第二年可能得官。崔家女则认为朱买臣一辈子也不会发迹,非要休书不可。朱买臣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写了休书。后来由于司徒严助的举荐,朱买臣做了官,任家乡会稽郡太守。当朱买臣的好友王安道宴请朱买臣的时候,崔二公父女登门求见。崔家女一见朱买臣便下跪、认错;朱买臣把昔日的妻子数落一番,拒不相认。在场的朋友再三相劝,崔家女也誓言要投河自尽,都无济于事。朱买臣让崔家女把一盆水泼在地上,坚持要重续婚姻,除非把地上的水全收起来。王安道见此情况,便把崔二公暗中托他送盘缠给朱买臣的事和盘托出。朱买臣心生惭愧,遂回心转意。据《汉书》朱买臣本传载,朱买臣之妻离异后,与后夫上坟,路遇朱买臣,尚款待酒饭。朱买臣富贵后回乡,见前妻与其夫修路,令人将二人载入太守府,加以奉养。月余,其妻自缢死,朱买臣厚赠其夫。昆曲始将朱买臣之妻变成毫无情义的泼妇,京剧因袭其旧。 四十一、千年古树与终点寺 传说观音菩萨云游至终点寺,就是现在的夏邑县中峰乡,见此地乃一方人间仙境,世事太平,香客虔诚,心中甚喜,便从宝瓶中取出一枝杨柳枝插在了寺院内,就变成了“长生树”,即文冠果树。 终点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当地香火较盛的著名寺院之一,原址在现中峰乡政府东北500米处,后来搬迁至目前的中峰乡中心小学处。据说当时搬迁的原因是:在唐朝时期的一次黄河泛滥中,终点寺被冲毁,寺里的僧人认为,文冠果是“神树”,能保佑寺院香火兴旺。加上当时随洪水冲来一口特大铁钟,也搁浅在文冠果树附近。传说此钟和开封相国寺里的大铜钟是同出一炉的姐妹钟,至今这里还流传着“你是铁,我是铜,你去终点寺,我去汴京城”的说法。后来,人们把终点寺改称钟峰寺。文冠果树便成了镇寺之宝。到了清末,一场大火将钟峰寺烧成一片废墟,只留下一口大铁钟、两块石碑和一棵文冠果树。解放后,寺庙旧址建成了村小学。后来,大铁钟被人当做“四旧”砸坏了。钟峰寺也由于时过境迁,后人逐渐地开始称其为“中峰寺”。文冠果树能存活至今,该乡退休干部朱长生功不可没。1986年,中峰村集资扩建小学,需要推平院内地势高的部分,文冠果树也在这个范围内 。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朱长生考虑到文冠果树古老稀有,很有价值,便带领村民用砖在文冠果树周围垒了一圈保护墙。从此,学生和车辆再也不能碰到文冠果树了,千年古树得到了有效保护。不经意的措施,保护住了千年古树,延续了不老传奇。 如今,文冠果树每到春天依然银花怒放,芳香扑鼻,沁人肺腑,令人陶醉。虽几经干枯,但来年又会发出新枝。奇怪的是,数十年来,文冠果树既没有长高,也没有增粗。 据清乾隆二十五年重修中峰寺碑记载,文冠果树是唐开元年间中峰寺迁庙后栽种的,距今已有1200余年。这棵文冠果树被当地人们称之为“神树”。作为已经生长了千余年的古树,除了树木的本身价值外,它还具有特殊的社会属性,是中峰乡历史的见证。 四十二、 夏邑各乡镇地名探源 1、李集:元末李姓三兄弟迁居于此,为纪念先祖原居南京三里岗,取名三庄李。明万历年间兴集,称永兴集。后村人李亢元中进士,俗称此村为李亢集。简称李集。 2、车站:1914年陇海铁路通车后,在刘堤圈村西5华里设车站,取名刘堤圈站。1931年筑寨成集,以县长钱裕国的名字改名裕国寨,又称新寨。1958年改名车站。 3、杨集:宋代有杨司马屯兵于此,兴集后取名杨家集,又称杨柳集。明代村内庙宇中铸有铁鼎,先后改名鼎新杨集、鼎新集、鼎集。1949年名为杨家集。简称杨集。 4、会亭:据传,旧时有风凉亭,人们常在此聚会议事。北宋置会亭镇。明设置驿站称会亭铺。清末,因同属永城、夏邑、亳州,故称三合县。1912年称会亭集。 5、济阳:南北朝时建村,村位于通济渠之北,得名济阳。地处交通要道,道两旁多设店铺,又称济阳店。唐代中叶集市繁荣,称济阳镇。清咸丰三年筑寨,得名济阳集。 6、郭庄:明洪武年间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郭庄。 7、孔庄:明初高姓在交叉路口定居建村,取名高路口。清末姜庄、王庄、钱庄并入后孔姓居多,改名孔庄。 8、刘店:明洪武年间刘姓在此开设客店,后兴集,取名刘店集。 9、业庙:明末王、业两姓迁居建村,筑有庙宇,取名王业庙。1949年称业庙。 10、火店:明洪武二年,王姓从山东诸城迁此垦荒,火烧芦苇数十里,露出原建火神庙一座,来客在此留宿,起名火神店。简称火店。 11、太平集:清咸丰年间以大柳村,王庄、崔庄等村为基础筑寨兴集。取“天下太平”之意,名太平集。 12、罗庄:唐末村南建有罗庄寺。清初罗姓移寺于村中,后兴庙会成集,改名寺里集。1977年更名罗庄。 13、马头:西汉为建平侯国。东汉更名建平县。俗名马头城,以地势似马头得名。北魏置马头郡,北齐废。唐建崇觉寺,村称马头寺。后简称马头。 14、韩镇:宋代韩世忠曾率兵在河口驻兵抗金,村得名韩家道口,简称韩道口。清末筑寨成集,易名韩道口集。 15、中峰:唐开元年间建有一寺院,以寺内有大铁钟,名钟峰寺。后简化为中峰寺。村以寺名,1964年兴集。 16、北镇:明初北姓建村兴集,与南镇店村相对,取北镇集。因村北有土岭,又称北岭集。 17、骆集:明洪武二十年,骆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兴集市。 18、胡桥:明代胡姓建村,村中有一石桥,得村名胡家桥。简称胡桥。 19、何营:明末有一何姓作战时阵亡,其妻子迁居于此定居,当时此地为运粮码头,设有兵营,故名何营。 20、郭店:唐代建村称郭家店。宋代起集,改称长青集。1927年更名郭店集。简称郭店。 21、王集:虬龙沟西岸,明洪武三年,韩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王品西从王老家村迁此,王姓人丁兴旺又兴起集市,始名王品西集。简称王集。清康熙十年改称西曹村。1912年复名王集。 22、桑堌:小白河南岸。古称桑林社。《吕氏春秋*顺氏》载“汤以身祷王桑林”指此,明以成汤祷雨台,改今名桑堌。 23、曹集:明初建村,曹姓居多,有集市,名曹集。 24、歧河:歧河北岸。元代称十景;元末村民张兴仁从山东避难在此建村。后成集市,称兴仁集。因地势低洼,常遭水患,后改名张水集。岐河镇人民政府驻此。 四十三、火店宫灯制作传奇故事 宫灯起源于汉代,由古人用的纱罩灯衍变而来,至今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但凡有个喜事儿,必须大红灯笼高高挂。火店人制作宫灯由来已久。传说刘邦在芒砀山率民众起义时就认识了火店乡一位制作宫灯的能工巧匠。每打一次胜仗,刘邦便命令他制作大红宫灯挂在军营内外,以示庆祝。刘邦统一天下后,没有忘记大红宫灯给他带来的吉祥,更没忘记那位制作宫灯的高手,随后将他招进宫里封为御灯师。后来,这位能工巧匠过世后,他们的子孙回到家乡火店,秉承祖业,招收了徒弟,专门开了宫灯作坊,生意十分红火。 四十四、净土正宗旃檀功德法系祖庭——洪佛寺 中国夏邑洪佛寺位于县城东北35公里韩道口镇洪佛寺村。洪佛寺是一座元代末年净土正宗古刹,始建于元代末年(至正廿七年即1367年),是元代末年义军元帅、中国夏邑人、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命令家人兴建,原名“思祖祠”。明洪武五年(1372年),梅思祖为感恩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将祠堂更名为“洪武寺”。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令梅思祖将“洪武寺”更名为“洪佛寺”,其寓意朱元璋做皇帝是上顺天意、下顺民意,中有佛祖显化。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十月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云南布政使司事梅思祖去世,洪佛寺建造了梅思祖塔。洪佛寺历经明清两朝27为帝王,期间三次重修。雍正八年即1730年河南总督田文镜奉皇命重修洪佛寺大雄宝殿、伽蓝殿、方丈室,划拨土地86亩,纳福田僧众230多众,洪佛寺二度成为皇封寺院,香火鼎盛起来。第三次重修即1924年民国十三年。文革时期,洪佛寺彻底遭到了破坏。洪佛寺现仅存民国十三年重修后的观音殿原址完好。据宗教史志记载,洪佛寺自明洪武五年至文革前共有33位大德方丈。洪武六年陕西法门寺果禅法师出任夏邑洪佛寺第一任方丈,引领大众禅净双修。果禅方丈96岁圆寂后,由其弟子偡莲法师接任法钵出任第二代方丈和尚,洪佛寺一度成为了衣钵传承寺院。偡莲法师76岁圆寂后,由其衣钵弟子红空法师接任衣钵出任第三任方丈。此后,善莲、普庵、上延、惠承、妙德、法坚等大德出任过洪佛寺方丈住持。雍正八年,河南总督田文镜奉命从北京迎请皇宫大和尚素壇出任第十任方丈,住持洪佛寺寺院,主要从事为雍正王朝“官绅一体纳粮、官绅一体劳动”新政做民间弘化工作。素壇方丈用了13年的时间,引领洪佛寺僧俗弟子创办了洪佛寺儒学堂、孝文院、般若佛学院。延绛、法度、瓫元法师后的乾隆54年(1789年)圆明法师从白云寺出任洪佛寺第十三代住持方丈,圆明法师一改往态,将衣钵道场变更为丛林道场,打破了师传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僧众世袭罔替的制度。圆明法师传承净土法脉,一门深入念佛弘化。乾隆58年九月十六日洪佛寺遇到灾难,豫、鲁、苏、皖四省的道家学员、农民、监生200余人来到寺院驱赶僧人,要求将洪佛寺还归神道,否则就要打死僧人。一个监生对圆明法师说,你自恃清高受戒甚严,现在给你一碗肉,你若把这一碗肉吃完,我们就不刁难其他僧众,寺院还是你们佛家的。圆明法师结果碗一口气吃完了肉,止息这场风波。风波后27日圆明法师50岁坐化圆寂。圆明法师圆寂后,洪佛寺由居士众看护,直至嘉庆四年,开封大相国寺柏泉法师到洪佛寺常住。此后,了建、法明、播量、惠科、年丰、印权、明传、法道、济安、星河、慈回、儒玑、乾度等十位圣僧住持过洪佛寺。清同治13年夏邑县县丞礼请游僧恬阔出任洪佛寺第二十七代方丈住持寺务,兴办新学,将易经学、中医学、法学、理学引进寺院,创办了洪佛寺智慧学堂。勈暨、延平、易考三位法师接恬阔法师法脉,将净土洪号与易经学、中医学、法学、理学传承了下来。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聪旃法师出任洪佛寺第三十一代住持,将圆瑛法师、虚云法师、弘一法师的思想引进洪佛寺,洪佛寺成为了佛教新旧派融合和净禅律三宗的复兴修行道场。民国十三年聪旃法师带病住持第三次大雄宝殿重修,次年8月16日圆寂。此后圆达、妙湛法师在寺内常住过。公元2014年甲午年年初,法缘殊胜,寺院当兴,河南省夏邑县韩道口镇籍大德青年居士赵朝阳先生等与当地村委会大乘复建洪佛寺的意向,成立了洪佛寺复建领导小组,并积极向夏邑县宗教事务局提出开放申请。洪佛寺历史有记载以来的第四次重修复建工作得到了中共夏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夏邑县宗教事务局局长苏明君先生的高度重视,亲临寺院原址调研考察,并着令夏邑县佛教协会给予大力支持。洪佛寺在夏邑县佛教协会会长、副会长等大德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年4月13日正式开放。赵朝阳居士同年被增补为夏邑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夏邑县宗教局和夏邑县佛教协会及洪佛寺双序大众2014年初迎请上济下慈法师出任洪佛寺复建宗长。上济下慈法师带领源灯法师住持洪佛寺事务。洪佛寺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净土宗宝刹,现在的复建工程才刚刚开始,兜率外院、兜帅内院、天王殿、东西寮房、五观堂、香积厨、法堂、藏经阁、上客堂、僧寮、财功德行院、财功德佛大殿、钟鼓楼、大雄行院、大雄宝殿、接引殿、海会楼、塔林等工程都已经铺开,需要大量的资金,仍需十方檀越大德居士及社会各界见作随喜,建寺塑像,同沾法喜。为佛法的住世弘扬,为自己及众生现世和来世的无尽安乐,发广大心,欢喜供养,共襄盛举!  一座千余年来沉浮兴毁的皇家古刹--洪佛寺 夏邑是中国上古古都,华夏祖地,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栗城。历史上这里有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更有许多的寺观庙宇。她沉积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有看不尽的自然风光,观不完的民俗风情,解不开的神奇惊叹,享不尽的佛教文化。清风拂殿宇,八方瑰丽,雕甍尽显皇家气;慈云万籁寂,佛施法雨,宝刹永驻净觉地。在这个美丽的、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的上古古都夏邑,有这样一座千余年来沉浮兴毁的皇家古刹----中国洪佛寺。中国洪佛寺始建于1156年,由禅门大德普庵菩萨亲手开建的净土旃檀功德法祖庭。洪佛寺,又名红佛寺,坐落在夏邑县韩道口镇洪佛寺村西的乡道路边。三根高耸入云的旗杆上三面彩旗迎风烈烈,气势夺人。旗杆后的山门中间是一面精雕细琢的砖雕照壁,帝后前贤文武百官,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照壁的左边开一小门,上书“般若”,乃佛门之语意即“智慧”,用以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民间通常俗解为智慧之门。右边小门则书“解脱”,顾名思义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从而获得身心自由;在佛教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放下即为解脱,这里有劝化世人百姓不要为俗世俗事而轻生烦恼之意也。 四十五、火神阁 火神阁村名称源于火神庙,庙宇门匾上赫赫三个大字“火神阁”,火神庙建于 宋朝,传说自西向东飞来一只 凤凰落在此地,人们认为这里是出大人物的地方,就在此地建造了火神阁。 明朝时候,南方 亳州人相交恶,火神欲予以惩治便离庙南行,途中遇到一个贩卖凉席的商贩,火神便上前询问:“兄台欲往何处?”,答曰:“前往 山东贩卖凉席”,火神又说:“山东生意不好做,不如跟我去亳州吧”,商贩看此人面善,语言温和,便说:“山东响马颇多,就跟你去亳州了”,于是二人结伴同往亳州而去。 到了 亳州,商贩的摊位一上午都无人问津,同行人对商贩说:“下午一定全部卖完”。刚过午时三刻,亳州城顿起一场大火,俨然的屋舍葬身于火海,到了夜晚人们只好携带凉席露宿街头,凉席价位暴涨。说来奇怪,火势虽然熊熊,但是只在商贩住所以南地方蔓延,以北安然无恙。商贩的凉席卖出了比以往都好的价格。入夜,两人饮酒,商贩说:“这场大火来的蹊跷,火势熊熊却没烧死一个人,倒是让我的凉席销售一空”,同行人说:“亳州此地,人相交恶,这只是上天对他们的小惩”。第二天即将分道扬镳,商贩便问同行人:“兄台何许人也,家住何处?”同行人说:“我的姓不好听,姓恶,住在 夏邑县北三十五里外,自县城早晨出发,傍晚便可到达”。 又过几年,商贩来夏邑县办事,想起当年结伴去亳州的夏邑“恶”姓朋友。第二天,太阳刚出头,商贩就一路向北寻来,傍晚时分来到一个村庄,就投宿于此庄,商贩询问店家:“村里可有恶姓人家”,店家答:“村里以程姓居多,并未有过恶姓人家”,商贩又问:“村庄叫什么名字?”店家又答:“此村名曰:火神阁”,商贩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即询问阁在何处,店家指向西南方向,商贩来到火神庙前看到庙宇雄伟华丽,走进庙里更是壮观,商贩走进大殿,看到了屹立在两人多高的台阶上的的火神像,就和当年的老友一般模样,这才明白自己当时原来有火神相助。 火神名唤 阏伯(e·bo), 帝喾之子, 简狄吞燕卵而生。故事就这样传开了,来庙里上香祈福的人也多了,每月的初七都会有庙会,原来的火神庙文革时期被毁,重建于2002年,规模却逊色了很多。 四十六、王瞎楼 相传村里有家王姓,此人毫无主见,凡事都要询问他人。有一次,自家要盖房子,请了工匠起草了一张 图纸,此人就拿着图纸到处询问,按照图纸建该如何如何。第一个人看看图纸说,这样不行就拿起笔在他的图纸上画了几下,他看了图纸还不错,又询问另外的人去了;第二个人看了图纸说,这样不行又拿起笔画了几下,他又看了图纸又不错,又询问第三人去了……第二天,他把图纸交给了 工匠,让工匠就按图纸上建造。图纸上规划的是一个宏伟的楼宇,他也为图纸上规划的楼宇而自豪。工匠拿到图纸欲言又止。按照图纸工匠们干的热火朝天,楼宇终于竣工了。 可是路经此地见了这栋楼的人都会忍俊不禁,他来到自家的新楼这里察看 工程质量,这才发现,新楼没有门、没有窗户,当地称作“盖瞎了”,既然是姓王的盖的楼,从此这里就被称作王瞎楼。 四十七、 半截楼 传说村里有一员外盖房子,自以为家中有财,就请了好多的能工巧匠为自己的房屋做规划。第一天,众多工匠经过研究,交给员外一张图纸,员外看后,感觉同其他楼宇一般,就让重新起草图纸;第二天,众多工匠又经过研究,又交给员外一张图纸,员外看后,感觉楼宇是比原先雄伟了一点,可是还彰显不了自己的富贵,又让重新起草图纸;第三天,众多工匠再经过研究,再交给员外一张图纸,员外看后心喜,这将是整个 夏邑县所有建筑都无法比拟的楼宇。工程开工了,工匠们干的热火朝天,楼宇也建好一半了,本来是件好事,可员外这里开始犯难了,为了盖楼家里 积蓄消耗殆尽,再盖下去,不仅工匠们的工钱发不了,就连自家的糊口都会是问题,就这样盖了半截的楼停工了。事情传了出去!,人们每次来到这里都 习惯称为半截楼。 四十八、 司道口 提起夏邑县王集乡的司道口村,自古而今鼎鼎有名,地灵人杰。现在的司道口有四千多人,分为司南、司北、司东、司西四个行政村,是夏邑县最大的自然村落之一。 巴清河从司道口村北蜿蜒流过,河宽堤高,成为村落的天然屏障。村中地势中间微隆,四面缓低,有东、西、南,东北、西北五门,形如一只千年神龟,村内道路纵横蜿蜒,仿佛龟背上的纹路。房屋错落,宛如迷宫一般,生人进去东西莫名,常常迷路。过去村外四面壕沟有寨墙和吊桥,防御功能完善。老人们传言,司道口有王气,官府不准司道口开北门,否则就可能出天子,这就是司道口五门怪状的原因。 司道口在唐朝时名为“金里镇”,明初易名为司马口。巴清河的前身是黄河的一个大河岔,镇上是繁忙的水旱码头,皖北,豫东一带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沿河两岸楼房林立,车马舟船往来如穿梭。镇有72座庙,82口井,山西巨商建有钱庄、会馆,街市五门六路,颇为壮观。有歌谣曰:司马口,赛银窝,东门紧靠运粮河。 清朝时候,黄河改道,河道淤塞,随着过往商船的减少,商业慢慢也萧条了。水运功能的弱化给司马口带来了彻底的变化,镇名这一时期也改称“娄川镇”。若干年后,“娄川镇”又改称“司道口”至今。现在过春节贴春联,都是买印刷品,过去时兴写春联时,“司马口中老门第,娄川镇上旧人家”是最多的春联内容,它写出了司道口的古风、豪气和傲气。 司道口有三十七姓,名气最大的就是彭氏家族。彭家自明代落户此地以来,人丁兴旺,代有高官,可谓世代簪缨,彭家的故事也最富有传奇。 彭祖悠远公,祖籍江西庐陵,父亲早亡,家境不好。彭祖成年后,母亲告诉他:父亲昔日卜卦,只有到北方,彭家才会有大发展。母亲离世后,彭祖就打点行囊,游走于梁宋之间,最终发现司道口“掖黄河而枕芒砀”,认为这里“灵气未尽,可居”,就落户下来。 彭祖初到这里没有田地,开了一家酒馆谋生。彭祖为人大方,且好饮酒结交,调解民间纠纷,因而人缘颇好,被称为“饮和先生”。彭氏的发达与金氏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因而有“彭不薄金”的说法。据说彭祖初到司道口看到天上有一道金桥,非常漂亮,就大喊“金桥,金桥”!村中有一大户姓金,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两只小老虎在爬旗杆。天明打开房门,恰好看见两个小孩正在爬旗杆,这两个小孩正是彭祖的两个儿子中美公、中孚公。金大户想起梦中情形,认定此二人定当富贵,就决意与彭家结为金兰之好。正是由于金大户的帮助,彭氏才无人欺负,生意也日渐发达,发展可谓顺风顺水。 彭祖的两个儿子长大后要参加乡试考取功名,因为报名要写清三代履历,彭家自江西迁来只有三十年,还不足一代人,以上两代又找不到人担保,所以报名不成,就垂头丧气的回来了。他们走到一个叫金牌坊的村子时,碰到了一个老者,老者将两个孩子领到家里,要他们写出履历,老者愿意做担保,原来他就是金家退休了的布政使。有了布政使的帮助,事情肯定好办,后来彭中美中了举人,就与金家结为了世交。因为受了金家的提携之恩,彭家就嘱咐后人绝不能薄待姓金的,“彭不薄金,金不为奴”就作为家训成语流传下来了。 四十九、梅林往事 夏邑县西南十里许,何营乡境内有一处古老的村落,叫梅林村,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朴有序的生活。村口一条笔直的油路直通庄里,两侧树木郁郁葱葱,一排排楼房在绿荫的掩映下,宁静而祥和。时不时过往的汽车响起几声鸣笛,或夹杂着几声犬吠,打破了这片村落的沉寂。 梅林的由来 说起梅林,村民颇为自豪的就会谈起梅殷梅驸马的故事。梅殷,字殷伯,任驸马都尉,后加封荣国公。明朝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之侄,洪武十一年(1378年),宁国公主下嫁梅殷。在诸多驸马之中梅殷最受朱元璋喜爱,曾多次赐诏赞美他善于用兵,通晓经史,加之梅殷仪表堂堂,为人公道正直,也深受当朝官员的尊崇。 一日,梅殷驸马与宁国公主夫妻二人,夜晚聊天对饮,梅附马酒后乱言道:“父王乃当今圣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我要有父王那些权势,该有多好!”公主听后,以为是驸马嫌自己的位低职微,想加官进禄呢,于是次日就把这事禀报给了朱元璋,本意是想让父王给驸马封个官衔,给一些权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朱元璋一听此话,脸色一变,龙颜大怒,心想:“这是驸马有篡朝之心,平日也待你不薄,你居然起此外心。”于是,传旨命人快速捉拿梅驸马到朝中问罪。公主一看这阵势慌了神,忙与驸马报信,梅殷闻言,纵马而逃。公主还不放心,又跑到后宫,邀来国母马皇后向父王解释:“驸马是想有点事干,不愿整日闲暇无事,哪有篡朝谋反之意。”朱元璋转念一想,小两口夜晚聊天,无话不谈,信口开河一说,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就将驸马斩首问罪,确实是有点不妥。随即传旨赦去罪名,派御林军沿驸马逃走的方向,把驸马追回,入朝加封官职。 再说梅驸马日夜兼程,一路疾行,只跑得人困马乏,累的实在跑不动了,又闻远处马蹄声渐渐逼近,无奈取下身上玉带金扣吞下,坠金倒地而死。当御林军追赶到此,见驸马已死,甚为惋惜,并回朝如实上报皇上。 朱元璋闻听驸马已死,心存愧疚,为安抚宁国公主之心,下旨追封梅殷为荣国公,并为驸马在此(今梅林村)举行隆重的葬礼,命杨、史、魏三姓为其守林。日久天长,为驸马守林的杨、史、魏三人各自在此安家落户,并结为兄弟,视为一家。随着各家的发展壮大,就以此地建村,取意梅驸马之林地,定名为梅林村。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梅林村西原有一高大土丘,就是梅驸马的墓冢,随着时间的推移,土丘几乎淤平,驸马林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传说中的故事永远是那么精彩,但翻开历史去找寻,在传说与历史的碰撞下,其结果总是出乎意料。据《明史》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明成祖朱棣召梅殷入朝,梅殷在过笪桥时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等人挤入水中溺死,两人则上奏皇上称梅殷自己投水而死。梅殷的好友都督许成和老仆人瓦刺灰冒死揭发此事,朱棣见隐瞒不过,不得不下令将谭深、赵曦斩首。在《明太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国朝献征录》也有类似记载,可见梅殷之死,在历史上与朱棣是脱不开关系的。 历史和传说的并存,无论是梅驸马在洪武年间奔逃中坠金自杀,还是在永乐年间被朱棣设计谋杀,其真实结果早已不重要了。不如把美好的传说留在民间,或为崇拜,或为敬仰,或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那倒未尝不可。 五十、杨家祠今昔 梅林村东有一片仿古建筑群,山门大殿,红墙黛瓦,屋脊上镇有二龙戏珠,门楣雕梁画栋,轴线明确,左右对称,是为杨氏先祠。整座祠堂古色古香,呈现出一派古朴典雅的格局。 祠堂,在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侧面反映了一个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杨家祠堂始于明清,兴于民国,占地数亩,原有两节院落,前有山门,内有照壁,二道门内大殿、东西厢房一应俱全。其青砖灰瓦,柱廊抱厦,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杨氏先祠几经兴废,2006年祠堂大殿倒塌,在当地族人杨丕荣等人的号召下,杨家后裔从各地齐聚梅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于2007年复建的杨氏先祠正式落成。 进得祠堂大门,门楣上”杨氏先祠“四个大字烁烁生辉。迎面照壁上镌刻着《告杨氏知》一文,详细叙述了从古到今的杨氏由来与兴起。大殿内列族列宗牌位有序地排列,显得庄严而肃穆。 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杨氏家乘》记载,明朝中叶,杨氏始祖杨清从金陵(南京)来到夏邑西南(今梅林一带)落脚定居,至八世族分为三门,长门杨成方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因自然灾害,率家眷流落他乡,二门杨成美迁到县北核桃园村和前杨楼村定居,三门杨汉臣则留居老家梅村林。传至清末民初,十一世杨畅遂入庠生,十三世杨则程为乡饮正宾,入民国九年《夏邑县志》孝行篇。十五世增广生茂才、十六世乡贤杨福增主修族谱并写序记之。可见杨氏一门,虽比不上名门望族,但也宗族兴盛,人丁众多。每逢清明春节,四面八方的杨氏后裔在此焚香祭祖,追思先人,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祭祀盛会。 梅林学校的兴起 民国时期,冯玉祥将军主政河南,号召中原大地“扒庙堂、盖学堂”,梅林村也积极响应,把杨家祠堂派上用场,先后以原东西厢房开设为梅林小学,本村杨氏十一世杨畅遂首任老师,杨先生是清末庠生出身,自幼饱读诗书,知晓大礼,数年在此讲学。其后人老学者杨福增、老中医杨子洲为当地贤达。至解放初期,梅林小学由于年久失修,房屋墙体被风雨剥蚀得坑坑洼洼,门板窗棂几乎断尽,残缺的院墙,破损的大门早已不堪重负。1950年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将原东西厢房和两道山门扒掉,清出场地,往东又扩展数亩,原祠堂大殿改为学校会议室,新落成了前后三排校舍,新修了大门和墙头院落,县教育局派遣老师授课,正式改为公办学校,开设小学五个班级,一时间成为当地较为著名的村级学校。 五十年代初,从梅林小学还走出了一位足以让全村自豪的学生——杨家运,他从梅林一路走来,四处求学,发奋读书,考入青海师范学院化学系,十年寒窗苦,一日终有成。毕业后分配到青海省公安厅工作,1980年任格尔木市人民法院院长,1984年任青海省格尔木市副市长,后调往青海省统计局工作(副厅级干部),现定居重庆。还有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毕业的杨文军,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与管理工作,现任辽河石油勘探公司总经理(正处级干部)。其他还有卫生系统的杨文华、杨文龙,教育系统的杨保田、杨保祥、杨家训,粮食系统的杨丕荣,财政系统的杨丕柱等数十人,已成为梅林村的楷模和骄傲。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梅林学校的不断壮大,又增设中学三个班级,拥有学生近四百人,教师十余人,原夏邑县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卢巧贞,自1966年始就在此校教书育人,长达数年。在此上学并有所成就的史宝玉、杨新生、史卫东、史向东、杨新建、杨文明、杨红奎等人已成为梅林村的中坚力量。进入八十年代,学校更是桃李满天下,先后由杨新增、杨新广、杨留印、杨红建、杨满想、杨镇西、杨松涛等青年才俊走向工作岗位,有的成为领导干部,有的还在教书育人,有的在北大求学,还有的漂洋过海,在加拿大留学深造后,定居海外。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梅林村党支部书记侯佳坤介绍,他当年就是在梅林学校读书,八十年代末,原梅林小学旧址因道路狭窄,校舍破旧矮小,已不适宜继续办学。经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搬迁到村西重新办学。新建的梅林小学占地十余亩,校舍、大门、操场,各种设备教具一应俱全。学校环境优美,教室宽敞明亮,教资力量雄厚,吸引了周边附近各村的孩子们在此就读,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材。 杨家木匠与史家铁匠 梅林村的手工业也相对发达,村里的木匠铺和铁匠铺以杨家和史家为代表,形成了两大手工业。鼎盛时期,梅林村的木匠就有数十个,铁匠有烘炉三处。主要从事村民家庭用具、桌椅板凳、小型农业生产工具的制造。铁匠和木匠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杨史两家相处非常融洽。在工业尚不发达的年代,木匠和铁匠这两个行当,在农村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肩负着工农业生产,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于梅林村的木匠和铁匠,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呢!据说在民国末年,有一年冬天农闲,村民围坐在史家铁匠铺的烘炉旁闲聊,杨家人道:“我们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发明了风箱,为你们铁匠在打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木匠的来历比铁匠早。”史家人则不以为然,回答道:“我们铁匠的祖师爷是老子李耳,为你们木匠打制了锛凿斧锯,铁匠当然比你们木匠的来历早。”当然,争论的结果正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一样,无从定论。只为在人们的茶余饭后,增加一个笑料而已。 旧社会的手工业,不仅是木匠和铁匠,所有手艺人都讲究师从门派,要想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小小年纪就得跟着师傅走南闯北,不进要尽心侍奉师傅,还没有工资报酬。经过几年乃至十几年寒暑易节,师傅考验合格后,才能出徒,另立门户。民间俗语“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说的就是这个理。 随着农业机械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各种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虽然木业和铁业的从业人员仍大有人在,但他们已不是传统的“匠人”,或是说他们是由“传统匠人”演变成的现代型的“匠人”。曾经远近闻名,辉煌一时的杨家木匠和史家铁匠,经过一代一代的手艺传承,现村内从事传统木匠和铁匠的后人越来越少,在市场的需求日益减少下,也将伴随着老手艺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送火神习俗 梅林村有着古老的文化传承和历史底蕴,相传村南有一座火神庙,始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三亩许,有大殿、拜殿、配殿等建筑,是村民祭祀火神祈求平安的地方。火神,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相传远古时期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使人类以熟食为生,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农历的正月初七是火神的生日,由此形成了当日送火神的习俗。 梅林村的送火神活动中,还有放云灯、掷花篮的习俗。每年的正月初七,天刚入夜,村里的人们齐集村头火神庙前,高举柴把排成长列,点燃后奔跑着朝西南方向把“火神”送向原野,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不受火灾的侵害。村里的年轻后生们,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史家铁匠铺找来铁屑,拿来柳木炭,按一层木炭一层铁屑,用专用的篮子盛好,然后点燃炭火,用绳索栓在旋转架上,由年轻力壮的村民用力旋转成圈,喷溅出来的铁花犹如一条条火龙,在天空飞舞,远远望去,颇为壮观。同时,在铁花炭火的辉映下,村里的云灯也开始启动。村民们用竹篾握成上下两个圈,中间用铁丝固定好,形成一个筒状,再用浆糊把很薄很薄的白纸糊在上面。然后架着云灯在烧着的麦秸熏烤一阵后,让烟雾气流充满里面,当云灯蠢蠢欲动想要飘飞时,引燃用油浸泡过的棉花灯芯,慢慢松手,云灯开始的上升,然后借助风力,越升越高,越飘越远。 古老的火神庙,早已在破旧立新的号召下,夷为平地,砖头瓦块被拉去建学校,现村南仅存一块高岗,即是火神庙的古庙台。虽然,火神庙不复存在,但流传下来的正月初七“放云灯掷花篮”的古老民俗,却代代相传,仍在延续。 斗转星移,岁月无痕。 古老的梅林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云变幻,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他静静地坚持,执着地默守。如今,梅林村乡风和谐,邻里团结,杨氏后裔们更是秉承祖训,持家有道,村内的经济、文化发展蒸蒸日上。多少年来,梅林村的故事和传说也早已镌刻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在传承梅林往事的同时,永远充满着激情,焕发着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