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里 庄 战 斗
彭雪枫同志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是1988年10月中央军委确定的33位军事家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44年9月,在指挥围歼盘据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顽敌李光明部的战斗中,时任新四军四师师长的彭雪枫不幸中弹牺牲,壮烈殉国。八里庄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中央、省、市多次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缅怀彭故师长。夏邑县档案馆所存档案资料中详细记载了将军的戎马一生,现整理出八里庄战斗经过,以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1944年夏,日本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以达占领中原,疏通东西南北之目的,大举向河南腹地进攻。国民党汤恩伯数十万大军不战而溃,中原人民沦于日寇铁蹄蹂躏之下。为收复失地,拯救中原,我新四军第四师主力三个步兵团(十一旅31、32团、九旅25团),一个骑兵团组成西进大军,在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等领导同志率领下,于是年8月21日奉命西征,越过日军封锁线津浦铁路,挺进敌伪、顽合流统治的豫皖苏之肖(县)、宿(县)、永(城)、夏(邑)之间。
我新四军四师挺进路西,盘距肖、宿、永、夏的国民党顽匪王传授、刘子仁部组成所谓“路西防线”,以阻我西进,国民党反动派为坚持反共政策,还命令路东顽军段海洲、苗秀林率领六个团过路由东向西;路北耿聋子等部集中五个团由北向南;另有顽军主力一个师和骑兵一个团渡河由南向北,企图对我造成四面合围的形势,歼我西进部队于睢河南岸。当时战局十分紧急。我四师主力正确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关于向河南敌后挺进的战略任务,8月23日首战肖县小朱庄获得全胜,拔除了妄图阻挡我四师主力西进的这个反动据点,震盛了敌顽,顽支队长吴信元起义,刘子仁闻风丧胆,率部调头西窜。我军随之尾追刘子仁部,进入夏境。
驻夏邑敌刘子仁部一支队司令李光明(即前进二十纵八十二支队),拥有四个营,一个特务连。以本部千余人,坚守夏邑东八里庄、小张庄,李小楼等据点。八里庄则是顽、伪、匪三位一体的李光明盘踞的核心据点。这个地头蛇,依仗夏邑县城日军和附近太平集所驻投降日寇的“和平救国军”撑腰,为虎作伥,顽固到底。他们修建碉堡,构筑工事,企图固守,成为我四师西进的一大障碍。
为粉碎敌顽妄图阻截我西进并向我围攻的阴谋,铲除这个毒瘤,我四师决定歼灭李光明部,“拔除背上的芒刺”。
当时,八里庄四周被寨墙和壕沟所围,村西南角一百五十米处另修有一个小寨子,李光明的指挥所及全家住在里边。在小寨子中间筑有一个高碉堡可控制八里庄的四周,并能对大寨进行火力支援。
根据李光明所盘踞的地形及兵力部署,我四师决定由一师长彭雪枫同志直接指挥九旅25团进攻八里庄南北两据点之敌两个营,其主力实施八里庄主攻;我32团于八里庄西南阻击夏邑县城、太平集增援八里庄之日伪军;骑兵团作为预备队部署在姬庄。
9月10日早饭后,彭雪枫师长骑着他那匹叫“火车头”的大白马,带着骑兵通讯班,亲自到25团驻地彭沟涯召开排以上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并对担任主攻的25团,负责打援的32团和作预备队的骑兵团逐一布置了任务,作了详尽安排。动员会中,彭师长说:“李光明支队在顽军中是颇有战斗力的,八里庄又有比较坚固的工事。因此,师里配属你们团一门山炮。在以夜袭为主要作战手段的同时,也要准备白昼强攻,用炮火摧毁敌人的坚固工事,以减少部队接敌时的伤亡。”
是日晚,我军各部迅速向八里庄行进,按战斗部署进入指定位置,乘黑夜顺利完成了对八里庄、小张庄、李小楼等据点的包围任务。25团指挥所设在八里庄东离村仅距百米的破庙内,23时许,彭雪枫师长亲到该团指挥所,召集担任突击任务的营连领导反复强调:“进攻时尽量接近敌人,不要暴露目标。”担任该村东门突破任务的该团二营突击队,由团参谋长、营教导员直接指挥,预伏在庙前一干坑内,并巧妙地排除了前进途中的鹿寨。由于我行动静速、隐蔽,八里庄内之敌尚未发觉。
11日1时许,我担任主攻之25团于八里庄东南、东北、西北三个突破点突然以猛烈火力,对八里庄之敌采取强攻。在轻重火力掩护下,部队迅速越过寨外八尺宽、一人多深的外壕,很快突入村内,穿插分割村内之敌。此时夜深人静,敌人大部正在梦中,我军的突袭使他们惊慌失措,难以抵抗。在我军勇猛迅速的攻势下,除少数敌人被击毙外,其大部敌人在不明形势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被我俘掳,大寨战斗迅速结束。11日3时,我完全控制了八里庄大寨。与此同时,进攻小张庄之敌的我25团一部,对敌展开强大攻势,敌略作抵抗,即架枪投降。敌三营营长黄遵德由于我地下党的统战教育,在我军到达时,亦率本营四个连及特务营第四连三百余人宣告起义。这支起义部队以后被改编为夏邑县人民抗敌自卫团,成为夏邑抗日政府指挥的一支地方武装。
是时,八里庄之敌外围据点基本解决,只剩下庄西南那个小寨,李光明支队司令部及其二个大队龟缩在这里,凭借碉堡、工事和机枪扫射作拚死顽抗,妄图阻止我军进攻。
为最后攻敌这一顽固据点,歼灭这股负隅顽抗之敌,彭雪枫师长及张震参谋长、吴芝圃主任进入与敌据点相距仅一百五十米左右的八里庄天主教堂指挥部队。彭师长亲自审问了两个被俘的敌大队长,了解了小寨的敌情和地形,并让人找来了25团团长徐体三,对如何攻打西南小寨敌人作了研究和部署。11日拂晓,对西南小寨发起了总攻。在彭师长及其他领导亲临指挥下,组织了特等射手,封锁敌碉堡火力,我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猛的动作接近碉堡,集中火力首先打掉了对我军威胁比较大的小寨中间的碉堡,并击毙李光明的参谋长。此时,我32团顽强抗击了县城、太平集出来增援的日、伪军三百余人,将增援之敌击退。固守小寨之敌已成瓮中之鳖,顽匪李光明于被我全歼的绝望中率残部进行突围。这时天已发亮,张震参谋长和师部其他人员随彭师长走出天主教堂,来到南边两个土墙边向外观看战斗进展情况,指令部队迅速追击突围之敌,全歼残敌。主力25团在敌突围后,立即由主攻改为正面追击,做预备队的骑兵团也同时出击,在我25团正面追击和骑兵团的截击合围下,给小寨突围之敌以沉重打击,生擒了顽匪支队司令李光明,副司令李良玉、警卫营长王麻鼻子(王勇胜),一营长孟召盈。7时许,除八里庄周围仍有追歼残匪的零星枪声外,战斗基本结束,成批俘虏向八里庄大寨师部指挥所押送。彭雪枫师长正要骑兵团将敌支队长解来,询问敌、伪、顽向我进攻的计划时,突然为敌冷枪所中,壮烈殉国,时年37岁。
八里庄战斗,我军共俘顽军支队司令李光明、副司令李良玉以下官兵千余人,毙伤敌二百余人,缴获轻机枪十一挺,长短枪千余支,子弹二万余发。此战使盘距在太平集据点之敌闻之丧胆,随即仓惶逃窜。八里庄战斗的胜利,打破了敌人阻我西进之所谓路西防线,拔除了插在我军背上的芒刺,为永夏边区人民除了一大害,为建立豫皖苏边区奠定了基础。此战之后,夏邑东整个形势急速好转,我军迅速打开了夏邑局面,重新建立了县政府和韩镇区、太平区、胡桥区、会亭区四个完整的区政权。
“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中共中央送给彭雪枫同志的这幅挽联,是对他革命和战斗一生的生动写照。彭雪枫同志“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他不但是华中威震敌胆的名将和民族英雄,而且是为豫皖苏数百万人民服务的忠实公仆,他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