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淘宝专业村---夏邑王营村 家家忙生产 户户走大单发表时间:2020-07-25 11:31作者:韩丰 2020年7月6日,走进中国淘宝专业村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在该村电商产业协会办公室,一块金色奖牌映入眼帘,上书:授予王营村2019年度“中国淘宝村”。陪同我们采访的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介绍说,“这是王营村第二次荣获中国淘宝村奖牌,第一次是2016年,荣获的奖牌上没有授予王营村几个字,只有中国淘宝村几个大字。”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转眼间走红全国。带着惊喜与敬仰,记者走进这个传奇村落,一探端倪。 刚进王营村,记者就被村里独特的建筑吸引,王营村面临夏桑路,村民大都聚居在马路两旁,而且住房的建筑结构出奇地一致:前面是临街店铺,后面是工厂厂房。申永亮笑着对我们说:“这是王营村独特的建筑,戏称为‘前店后厂’。” 在村民王丽锋的加工厂,我们见识了这个小小的行政村里隐藏的投资规模在300万元的“豫疆情”枣夹核桃生产线。清洗、去核、夹核桃真空包装,在繁忙的流水生产线上,负责包装的乡亲们说起自己的工作收入,高兴地合不拢嘴,“这活又不累,坐在这里,就是按时间点把产品放在包装线上,轻轻松松,每个月2000多块钱的工资就到手了,这在以前,做梦也不敢想!” “因为网上的订单供不应求,所以我们得加紧生产。村里有七十多个淘宝店都从我们这儿拿货。”负责人杨广辉告诉记者。现在正常运转的两条生产线每天的生产量在近万斤,这些产品全部都是线上销售。 在村头的物流发货中心,我们看到正忙着装车的王艳龙。“我这儿是几个淘宝店的代发货点,每天发货的订单在1000单左右,发货都在2000斤以上。”忙着包装、粘贴订单、装车的工人就有十几个,在这里,何营乡王营村生产的枣夹核桃走向全国各地。 在村支部书记王圣雷那里,我们了解到,全村1600人,因枣夹核桃在网上销售走红,全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就有1000人左右,全村的淘宝网店就有一百多家。而红枣系列也有原来单一的枣夹核桃,发展到现在的枣夹山楂、枣夹葡萄干、枣夹果脯等十多种单品。 在王营村,通过网络走向全国各地的还有无框画。王雪峰是王营村生产销售无框画的第一人。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的他带着南阳理工学院美术系毕业的爱人聂荣艳,没有留恋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而是回家创业。他们发挥在大学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悉心钻研,几十万元在老家投资了一条无框画生产线,如今,已经小有规模的无框画生产现在每天生产无框画近百套,他自己忙不过来,就让村里的十多个淘宝店代销,每天纯利润在1000元以上。 近两年来,淘宝网店在王营村的井喷现状,催生了一种新生的行业——“淘小二”。他们既不需要进货,也不需要发货,在网上开店,接收到的订单直接发给本村的代发货点,真正实现了“两头不见人,网上做生意”。别小看了“淘小二”,每天虽然只是坐在电脑边敲打键盘,但是,收入非常可观。22岁的“淘小二”杨彪从事网上淘宝仅仅两年,但是,今年国庆节40万买了一辆宝马,这几天,给小伙子介绍对象的人踏破了门槛。“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家庭事业两不误,淘宝网上开店铺”,如今,在王营村,年轻人开淘宝店创业已经成了一种时尚。 “在电商产业园上班,不仅工作时间灵活,而且收入也不低,比外出打工强多啦!”当天,在村头刚刚建成的何营乡电商产业园美农食品有限公司务工的贫困户李爱莲高兴地说。 “目前,在电商产业园就业的贫困户就有100多人,他们都实现了稳定脱贫。能有这么好的扶贫产业,多亏了返乡创业青年王凤雷。”何营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介绍说。 今年40岁的王凤雷,谈起创业经历,五味杂陈,有开始创业的千辛万苦,也有创业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1993年小学刚毕业的王凤雷,因家庭生活所迫,跟随叔叔来到郑州,在郑州街头卖水果。白天忙活一天,夜里就在盖摊位的雨布下睡觉,夏天是又热又有蚊虫叮咬,冬天是天寒地冻手脚冻烂。2004年,他在省政府大院旁边看到一处不错的门面,租下来专门卖名烟名酒、铁棍山药、新正大枣等河南土特产。苦尽甘来。王凤雷诚信经营、童叟无欺,赢得广大客户的赞誉,他的特产店生意也越来越好,特别是新郑大枣供不应求。2005年春,他一边关停实体店,一边回老家王营村开网店,被推选为电商产业协会会长。 在王营村的带动下和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夏邑县电商得到快速发展。 2019年,该县何营乡、桑堌乡、会亭镇3个乡(镇)被阿里研究院授予“中国淘宝镇”称号,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0亿元,电商产业成为夏邑县又一个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