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张大正:真心为民富 同心奔小康》发表时间:2022-03-03 09:25 从一家农场到瓜果飘香,从种植单一到产业兴旺,从贫困落后村到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太平西村党支部书记张大正用了八年时间,用真心换民心,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系列报道《头雁》今天播出《张大正:真心为民富 同心奔小康》。 张大正是太平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任职八年来,他围绕“农”字做文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流转土地,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之路,先后被评为国家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镇、河南省文明村镇。 太平西村是传统的农业村,位于夏邑县东部8公里处,全村辖太平西、夏菜园、曹庄等3个自然村,人口2915人,耕地面积3324亩,由于人多地少,种植模式单一,村民收入大多靠外出务工。上任伊始,张大正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因地制宜确定在“农”字上做文章,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鼓励群众流转土地。 太平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大正:“我们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与旅游业进行结合,既发展了旅游业又发展农产品产业化。” 在张大正的带领下,太平西村成为了全镇土地流转示范村,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建成了以生态休闲农业产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型特色村,全村发展生态农业园林8家。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引进、培育、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使生态文明与科技文明紧密结合。 为搞好环境整治,张大正立足生态、突出特色、带领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着力改善人居环境,配齐基础设施。着力整治乱搭乱建,取缔马路市场。实施老村改造,建设美丽乡村。2021年12月,太平西村代表镇政府接受夏邑县第一轮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比,获得了小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如何让生态农业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变成增收平台,张大正创新思路,深入研究太平西村悠久的文化历史,从中挖掘出以大柳李氏“清白传家”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申请投资建设了大柳李氏博物馆。以实物和泥塑的方式再现传统生活场景,讲述李氏清白传家的传奇故事。同时,他带领党员干部积极引导群众开展“生态采摘,观光农业,绿色农产品开发”等经营活动,将当地农业生产和民俗文化相结合,让游客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能体验到农家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让“农耕文明”助推“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太平西村村民张学德:“张书记上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实在的好事儿。原先出门儿两腿泥,现在换成了柏油路面,原先老年人没地去,现在有文化广场,老人们可以去文化广场唱跳锻炼身体,群众很满意。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的好书记、好当家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谈到今后的发展规划,张大正信心百倍。 太平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张大正:“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继续将带领村两委班子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党建上会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建设,农业上我们会继续走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和旅游业结合这条路,把我们太平西村的农产品推广出去,下一步我们也会引进扶持像和谐服装厂这类企业入驻我们太平西村,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太平西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相信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我们村两委干部群众的努力下,会把太平西村建设成更和谐、文明、富裕、宜居的美丽乡村。”(记者 李迪报道)
文章分类:
品牌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