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夏邑》系列之三十三“杨德家住巴河岸”发表时间:2023-04-19 18:40 位于夏邑县北二十里的巴河,即今巴清河,蜿蜒流淌数百年,是夏邑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巴”从字面上讲就是依附、靠近的意思,即取依附黄河的分岔之意而得名巴河。古时的巴河又称黄河,经牛王堌北、刘福营南、木杓道口、司家道口北、夏家道口南,至韩家道口北入砀山、永城境内。其河水清涟,码头上晚渡船归,风景如画。因此有“巴河晚渡”之景,被列为古“栗城十景”之一。据《清一统志》载,“巴河自虞城县流入,东经永城县北又东入砀山县界,本黄河支流也。”民国九年《夏邑县志》更是清晰的记载,“巴清河,亦名巴河。发源自虞城惠民沟尾,进本县境入八吉村,至韩家道口集东王家屯永夏砀交界处,全长七十余里。历年动民工疏浚,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初元方奉檄重治。面宽十五六丈至二十余丈,深六尺至八九尺不等,当时是夏邑境内的干河。” 明朝时期的巴河渡口上,每日商船靠岸,人来人往,上船下船,装物卸货者络绎不绝,两岸上更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因此引来了许多人家迁居此地寻求发展。据《杨氏族谱》记载,洪武五年(1372)其始祖杨聚,就偏爱此地,携家人从砀邑(今安徽砀山)迁到巴河边,选择在夏家道口集附近安家落户。 杨聚一家带着四个儿子迁来后,各自成家立业,然前三子均无嗣,只有四子仲友生育五子,即荣、信、威、宽、弘毅。随着家族的兴旺发展中不断壮大,在巴河岸边渐渐形成了村落,称为“杨河口村”。说来也怪,杨仲友的五子,前两子仍是无后,只有威、宽和弘毅三人有嗣,被称为杨氏“老三门”。后来为扩大发展,杨宽一门迁居太平集西前杨楼村,弘毅一门分迁城南杨秀庄和城东韩道口集定居。剩下杨威这一门留居杨河口,他谨遵父诲,发奋读书,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登癸卯科举人,起初任职山东维县教谕,后升褒城王府教授。 杨威以子杨德而贵,被封为儒林郎、大理寺左寺副,明朝廷敕封诏书中是这样说的,“人子之孝皆欲显其亲故,群臣之任职者必有推恩之命,所以体其心而劝孝也。尔扬威尝任韩府褒城王教授,效劳有年,已遂休致,克成厥子,用举其官,宜赐宠荣,以示褒显兹,特封尔为承务郎大理寺左寺副。”其夫人张氏也被敕封为“孺人”,享七品官的待遇。杨德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字务本,自幼聪慧好学,以父亲为榜样,年仅十八岁便步入仕途,中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举人,政府在县治南西隅为他立“绍芳坊”一座进行旌表。七年后的天顺四年(1460)杨德参加会试,又高登金榜,在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六十九名,赐进士出身。 小县城有人高中进士,不亚于一榜重弹。有人羡慕,有人欢悦。官方又在杨河口村杨威的“举人坊”附近,为杨德立“进士坊”一座,以示对杨家父子的尊崇。 后人多才俊,居官有政声 杨氏族人以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的家风传承,造就了科举入仕的众多杨家精英。特别是杨德夫人陈氏在奉行政府旌表恩宠的同时,将这一荣耀的光环映照着整个家族,她克谨妇道,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养育了五个儿子,即经、纶、缙、绅、纪,这五人深得其父母的教诲,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才干,颇有建树。 今位于杨德故里的太平镇于楼村北杨楼,就是古杨河口村,村东有一座古朴典雅的杨氏先祠,在祠堂的院内保存着一座明代制式的碑炉,高约0.9米,宽约0.5米,是一座典型的“碑驮炉”造型。该碑炉顶部正中刻有“杨公之炉”四个大字。其正面铭文曰,“维弘治十年岁次丁巳四月乙巳一日壬申朔越二日癸酉,孝男杨经等谨以庶品清酌之奠,致祭于中宪大夫赞治尹按察司副使故显考杨大公之尊灵。嗟!惟我父:蚤游黉序,务学为先。高登黄甲,裕后光前。选入内翰,词赋累篇。拜职棘寺,律法精研。再佥闽宪,激扬惟专。进副陕地,六道凛然。历官四转,清慎弥坚。倦勤于老,谢政归田。跻躐寿域,耳顺余年。生育五子,恩仝昊天。训诲恳切,欲绍前贤。经登科第,领教惟甄。曰纶曰缙,治家无愆,曰绅曰纪,充弟子员。嗟!惟我父:正宜乐子姓之养而寿等彭篯,夫何偶染一疾而遽作飞仙?亲族伤惮,子姓哀怜。卜其幽宅,在兹新阡。吉日安厝,谨设祭筵。我父保佑,家道绵延。子孙业儒,百世其传。于呼哀哉!伏惟尚飨。孝男:经、纶、缙、绅、纪同建。” 通读此篇碑炉上的文字,不难看出,这是杨德先生去世时的一篇祭文,内容除对杨德辉煌的一生做了个总结,还对以后的家族传承中寄予美好的期望。从碑文中提到的弘治十年(1497)算起,他从致政回到家乡生活了十年,因疾病而终老,享年六十二岁。碑上的“经登科第,领教惟甄。曰纶曰缙,治家无愆,曰绅曰纪,充弟子员”等内容,说的就是杨德的这五子。其长子杨经,字廷正,登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科举人,政府在县治东为其立“世科坊”一座,与杨德的“绍芳坊”遥向呼应。杨经入仕后,先后任职山西太原、山东城武教授,后来升玉田县知县。二子杨纶和三子杨缙皆为岁贡生,四子杨绅也是岁贡生出身,于弘治十七年(1504)任山东邹县县丞,为知县的佐贰官,正八品,他分管县政、掌粮马、巡捕之事,工作尽心尽职。五子杨纪监生出身,正德二年(1507)任山东阳谷县主簿,虽秩正九品,但在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等事务中,也做得井井有条,颇有政绩。 据杨德的后人杨冠修介绍,杨氏后裔为纪念先祖,于清末建杨氏先祠一座,祠堂大门高大巍峨,左右各有两间厢房,正中是面阔三间的大殿,殿宇上飞檐走兽,十分壮观。民国甲戌年(1934)三月,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建修。解放后祠堂一度被改为村办小学,后来小学迁于楼村,这里又改作成生产队的仓库,才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八十年代,杨氏后人把收存的先祖牌位,供桌供台送回祠内,恢复了先祠的基本模样,每逢过年过节,族人到此焚香祭祖。 2018年由于祠堂年久失修,后墙有较大的裂缝,经族众商议筹款重新修建,在翻建的时候,从屋顶上取下一根椽子,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岁次甲戌年桃月建修,杨敏轩等族众,以及木工、泥工等人沐手敬修”的字样,在正面墙壁上还曾揭下一张六世祖杨应奇的画像,该像绘制于清末民初,画中的人物手执朝笏,正襟危坐,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大义凛然的英风豪气。 当问及杨氏祖坟的位置时,杨老汉不无感慨的说,在村东不远处就是四世祖杨德的坟墓,前几年在重新修整坟墓立碑时,庆幸的挖出了一座碑炉和石供台。六世祖杨应奇的墓地在于楼村的南吕阁西,原占地规模较大,因为杨应奇官至布政使,享受从二品待遇,墓冢也十分高大,前面有神道,石碑、石狮、石马、石人,石香炉、石供桌、石牌坊等各种石器,后来都在“破四旧”的时候扒掉,拉去修村北巴清河的大桥了。据本村的老辈人讲,在祖坟前有一棵棠梨树,也有说是棵桃树,上面有一对吉祥神鸟在此栖息。后来“南蛮子赶风水”来到此地,给不明其里的村民说是为了保护杨家风水,其实是暗中使坏,需要在此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口井,并连续三天三夜要用开水洒浇树的周围,可保今后杨家族人兴旺发达。可惜的是,被开水浇后,树木一天天枯萎,有一天夜里大风刮倒此树,惊飞了树上的神鸟,飞向东南方向,还有许多大蛇从树坑里跑出来,族人们后悔不已。杨家的风水就这样被南蛮子给赶跑了。
文章分类:
厚重夏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