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库网_商务红金色背景_背景编号5923454_副本.jpg

《厚重夏邑》系列之三十三“杨德家住巴河岸”

发表时间:2023-04-19 18:40作者:李萧林


杨德家住巴河岸
(文/东方一红)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春,五十二岁的杨德,在陕西按察司副使的岗位上致政归闲,回到了家乡夏邑。他站在故乡村北巴河岸边的渡口旁,眺望着两岸烟柳,一时间浮想联翩,欣然写道,“浩荡长流两岸开,津头烟柳绿如堆,渔歌桃叶收纶去,人立斜阳待渡来。归鸟临边留夕照,停舟沙际傍青苔,乘闲好问沧浪客,借许濯缨称雅怀。”
杨德先生以屈原《楚辞-渔夫》中的名句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中的“濯缨”一词,借以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这也正是他远离官场,超脱世俗,以及为官清正,操守高洁最为真实的体现。


图片

悠悠巴河岸,迁来杨家人

位于夏邑县北二十里的巴河,即今巴清河,蜿蜒流淌数百年,是夏邑境内的主要河流之一。“巴”从字面上讲就是依附、靠近的意思,即取依附黄河的分岔之意而得名巴河。古时的巴河又称黄河,经牛王堌北、刘福营南、木杓道口、司家道口北、夏家道口南,至韩家道口北入砀山、永城境内。其河水清涟,码头上晚渡船归,风景如画。因此有“巴河晚渡”之景,被列为古“栗城十景”之一。据《清一统志》载,“巴河自虞城县流入,东经永城县北又东入砀山县界,本黄河支流也。”民国九年《夏邑县志》更是清晰的记载,“巴清河,亦名巴河。发源自虞城惠民沟尾,进本县境入八吉村,至韩家道口集东王家屯永夏砀交界处,全长七十余里。历年动民工疏浚,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初元方奉檄重治。面宽十五六丈至二十余丈,深六尺至八九尺不等,当时是夏邑境内的干河。”

明朝时期的巴河渡口上,每日商船靠岸,人来人往,上船下船,装物卸货者络绎不绝,两岸上更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因此引来了许多人家迁居此地寻求发展。据《杨氏族谱》记载,洪武五年(1372)其始祖杨聚,就偏爱此地,携家人从砀邑(今安徽砀山)迁到巴河边,选择在夏家道口集附近安家落户。

杨聚一家带着四个儿子迁来后,各自成家立业,然前三子均无嗣,只有四子仲友生育五子,即荣、信、威、宽、弘毅。随着家族的兴旺发展中不断壮大,在巴河岸边渐渐形成了村落,称为“杨河口村”。说来也怪,杨仲友的五子,前两子仍是无后,只有威、宽和弘毅三人有嗣,被称为杨氏“老三门”。后来为扩大发展,杨宽一门迁居太平集西前杨楼村,弘毅一门分迁城南杨秀庄和城东韩道口集定居。剩下杨威这一门留居杨河口,他谨遵父诲,发奋读书,于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登癸卯科举人,起初任职山东维县教谕,后升褒城王府教授。


图片

夏邑在当时能够中一举人,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因此官方政府为旌表杨威,在县东北的大同乡杨河口村附近立“梯云坊”一座,以旌表杨家中举之事。不仅如此,邑人彭中美在《创建名宦乡贤记》中也有记录,褒城王府教授封大理左寺副杨威,与宋枢密李惟清、汝南侯梅思祖、徐府教授阎颜等人同享名宦乡贤祠。可见杨威在邑人中的地位及声望也颇高。

杨威以子杨德而贵,被封为儒林郎、大理寺左寺副,明朝廷敕封诏书中是这样说的,“人子之孝皆欲显其亲故,群臣之任职者必有推恩之命,所以体其心而劝孝也。尔扬威尝任韩府褒城王教授,效劳有年,已遂休致,克成厥子,用举其官,宜赐宠荣,以示褒显兹,特封尔为承务郎大理寺左寺副。”其夫人张氏也被敕封为“孺人”,享七品官的待遇。杨德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字务本,自幼聪慧好学,以父亲为榜样,年仅十八岁便步入仕途,中景泰四年(1453)癸酉科举人,政府在县治南西隅为他立“绍芳坊”一座进行旌表。七年后的天顺四年(1460)杨德参加会试,又高登金榜,在殿试中名列二甲第六十九名,赐进士出身。

小县城有人高中进士,不亚于一榜重弹。有人羡慕,有人欢悦。官方又在杨河口村杨威的“举人坊”附近,为杨德立“进士坊”一座,以示对杨家父子的尊崇。


图片

按照当时明朝政治制度,对优秀的新科进士,并不马上授官,而是被派遣至六部九卿等衙门“观政”,这与现在的“实习”颇为相似。因此杨德在观政中成为了北京翰林院庶吉士,不久改任大理寺左寺副,负责审理京畿及十三省布政司的刑名案件。杨德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多次受到朝廷嘉奖,敕赐为“儒林郎”,当然这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已。杨德在大理寺任职小心谨慎,断案公正,政声有目共睹。数年后外调离开京城,任福建按察使司佥事,秩满后又升陕西按察使司副使。按察使司在明朝主管司法,是一省的最高司法机构,负责一省的刑名按劾,与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司法、民政、军事。杨德是副使,也就是副职,从四品官衔。他的夫人陈氏,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在史志里记载着陈氏的敕封诏书“勅曰,夫妇人之大伦,故朝廷推恩群臣。命必及之尔,大理寺左寺左寺副使杨德,妻陈氏,克谨妇道,以相夫致能,尽心于所职,特封尔为安人,袛服荣恩,永光闺阃。”可见陈氏在当朝的推恩制度下,被敕封称安人,享受着六品的级别待遇。这也是明朝廷为表彰官宦家室的贡献,以此提高官员家属们在基层社会群体中的待遇、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杨德无论是在京为官还是入职地方,始终没有离开司法系统,他波澜不惊,一路走来,稳步升迁。直至致政回到家乡,仍继续发挥着自己的才干,为村里做了许多善事,深受村民的爱戴。杨德还与同年致政返乡的云南右参政金酝等十人成立了“栗城十老会”,他们以博学、多才、机敏、睿智的特性,聚在一起谈古论今、作诗赋文,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出谋划策,在引领士风民俗中发挥着余热。

图片


后人多才俊,居官有政声


杨氏族人以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的家风传承,造就了科举入仕的众多杨家精英。特别是杨德夫人陈氏在奉行政府旌表恩宠的同时,将这一荣耀的光环映照着整个家族,她克谨妇道,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养育了五个儿子,即经、纶、缙、绅、纪,这五人深得其父母的教诲,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才干,颇有建树。

今位于杨德故里的太平镇于楼村北杨楼,就是古杨河口村,村东有一座古朴典雅的杨氏先祠,在祠堂的院内保存着一座明代制式的碑炉,高约0.9米,宽约0.5米,是一座典型的“碑驮炉”造型。该碑炉顶部正中刻有“杨公之炉”四个大字。其正面铭文曰,“维弘治十年岁次丁巳四月乙巳一日壬申朔越二日癸酉,孝男杨经等谨以庶品清酌之奠,致祭于中宪大夫赞治尹按察司副使故显考杨大公之尊灵。嗟!惟我父:蚤游黉序,务学为先。高登黄甲,裕后光前。选入内翰,词赋累篇。拜职棘寺,律法精研。再佥闽宪,激扬惟专。进副陕地,六道凛然。历官四转,清慎弥坚。倦勤于老,谢政归田。跻躐寿域,耳顺余年。生育五子,恩仝昊天。训诲恳切,欲绍前贤。经登科第,领教惟甄。曰纶曰缙,治家无愆,曰绅曰纪,充弟子员。嗟!惟我父:正宜乐子姓之养而寿等彭篯,夫何偶染一疾而遽作飞仙?亲族伤惮,子姓哀怜。卜其幽宅,在兹新阡。吉日安厝,谨设祭筵。我父保佑,家道绵延。子孙业儒,百世其传。于呼哀哉!伏惟尚飨。孝男:经、纶、缙、绅、纪同建。”

通读此篇碑炉上的文字,不难看出,这是杨德先生去世时的一篇祭文,内容除对杨德辉煌的一生做了个总结,还对以后的家族传承中寄予美好的期望。从碑文中提到的弘治十年(1497)算起,他从致政回到家乡生活了十年,因疾病而终老,享年六十二岁。碑上的“经登科第,领教惟甄。曰纶曰缙,治家无愆,曰绅曰纪,充弟子员”等内容,说的就是杨德的这五子。其长子杨经,字廷正,登成化十九年(1483)癸卯科举人,政府在县治东为其立“世科坊”一座,与杨德的“绍芳坊”遥向呼应。杨经入仕后,先后任职山西太原、山东城武教授,后来升玉田县知县。二子杨纶和三子杨缙皆为岁贡生,四子杨绅也是岁贡生出身,于弘治十七年(1504)任山东邹县县丞,为知县的佐贰官,正八品,他分管县政、掌粮马、巡捕之事,工作尽心尽职。五子杨纪监生出身,正德二年(1507)任山东阳谷县主簿,虽秩正九品,但在主管户籍、缉捕、文书办理等事务中,也做得井井有条,颇有政绩。


图片

综观杨氏家族后人,在明清两朝入庠入仕者也不乏其人,其中当数杨绅之子应奇成就最高。杨应奇字时望,号西泉,嘉靖十年(1531)辛卯科举人,四年后登乙未科进士,殿试金榜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他初授行人,后选入户科给事中,又转刑科左给事中。他以优秀的成绩为杨家争得了第五座旌表牌坊,即立于县治东的“谏议坊”。嘉靖二十四年(1545)编修夏邑县志时,在杨应奇的鼓励下,其子邑庠生杨王休积极参加志书的编修工作。时任知县郑相专门邀请了在贵州任职布政使司右参政的杨应奇为夏邑县志作序。
后来杨应奇从湖广按察司副使、升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因政绩突出,又调任四川左布政使、转福建任布政使,正式成为朝廷从二品大员。他为官清廉,不徇私情,深受地方百姓的爱戴。至今在族人中还留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在嘉靖年间,有一年豫东大灾,杨应奇与朝中一官员前去赈济。当官船经过巴河的杨河口附近,同行的官员劝说杨应奇回家看看,杨应奇信以为是对自己的关照,于是让官船临时靠岸,自己下船返家叩拜双亲,家人为他呈上一杯热茶,正当准备饮用时,从屋脊上掉下一粒灰尘,砸落茶盏。他随即感到大事不妙,急忙辞别家人,赶回码头,但官船早已不见踪影。杨应奇后悔不及,但为时已晚。原来同行的官员是个贪官,平时搜刮民财,贪污腐败,只想通过这次赈灾大捞一把,才假意让杨应奇下船回家探亲,自己偷偷前去赈灾,这位贪官撇下杨应奇后,到达灾区克扣款物,中饱私囊,赈灾结束后回朝复命,皇上问怎么不见杨应奇一同回朝,恶人先告状的贪官反咬一口,奏称杨应奇回家送贪污的赈灾银子了。在贪官的诬陷下,杨应奇被革职拿问,后来查明真象,朝廷将贪官正法,才还以杨应奇清白。

图片


据杨德的后人杨冠修介绍,杨氏后裔为纪念先祖,于清末建杨氏先祠一座,祠堂大门高大巍峨,左右各有两间厢房,正中是面阔三间的大殿,殿宇上飞檐走兽,十分壮观。民国甲戌年(1934)三月,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建修。解放后祠堂一度被改为村办小学,后来小学迁于楼村,这里又改作成生产队的仓库,才得以保存下来。直到八十年代,杨氏后人把收存的先祖牌位,供桌供台送回祠内,恢复了先祠的基本模样,每逢过年过节,族人到此焚香祭祖。

2018年由于祠堂年久失修,后墙有较大的裂缝,经族众商议筹款重新修建,在翻建的时候,从屋顶上取下一根椽子,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岁次甲戌年桃月建修,杨敏轩等族众,以及木工、泥工等人沐手敬修”的字样,在正面墙壁上还曾揭下一张六世祖杨应奇的画像,该像绘制于清末民初,画中的人物手执朝笏,正襟危坐,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股大义凛然的英风豪气。

当问及杨氏祖坟的位置时,杨老汉不无感慨的说,在村东不远处就是四世祖杨德的坟墓,前几年在重新修整坟墓立碑时,庆幸的挖出了一座碑炉和石供台。六世祖杨应奇的墓地在于楼村的南吕阁西,原占地规模较大,因为杨应奇官至布政使,享受从二品待遇,墓冢也十分高大,前面有神道,石碑、石狮、石马、石人,石香炉、石供桌、石牌坊等各种石器,后来都在“破四旧”的时候扒掉,拉去修村北巴清河的大桥了。据本村的老辈人讲,在祖坟前有一棵棠梨树,也有说是棵桃树,上面有一对吉祥神鸟在此栖息。后来“南蛮子赶风水”来到此地,给不明其里的村民说是为了保护杨家风水,其实是暗中使坏,需要在此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打一口井,并连续三天三夜要用开水洒浇树的周围,可保今后杨家族人兴旺发达。可惜的是,被开水浇后,树木一天天枯萎,有一天夜里大风刮倒此树,惊飞了树上的神鸟,飞向东南方向,还有许多大蛇从树坑里跑出来,族人们后悔不已。杨家的风水就这样被南蛮子给赶跑了。


图片

当然,无论是杨应奇“赈灾受诬陷”,还是“南蛮子破坏杨家风水”的故事,只是民间传说而已,而传说故事的产生,往往是出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古往今来,悠悠巴河两岸,杨柳轻风依旧,巴清河水静静的流淌。正如金酝先生与杨德在诗词唱合中写道,“栗城北去有巴河,晚趣令予感慨多。满树斜阳人競渡,一川暝色月沉波。中流缥缈闻渔唱,隔岸微茫听棹歌。自入长安今十载,几回梦里喜经过。”
这一切一切犹如历史的过客。还有曾经矗立在夏邑大地上,象征杨家荣耀的五座旌表牌坊,伴随着巴河夕阳西下和流水声声,湮灭于岁月的长河,积淀在杨氏后人心中,交织成长久不衰的故事,直到永远。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东方一红,本名李萧林,字亦耕。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商丘市作协、书协、摄协会员及理事。夏邑县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2020年被授予商丘市“杰出文艺人才奖”。业余爱好摄影、书法、诗词、文学等,知名摄影家、作家、诗人。
QQ/微信:273361666
电子信箱:dfyh2466@163.com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