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邑这片炙热的土地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根源,至圣先师孔子的祖籍。自古以来,“仁义礼智信”在这里传承不衰,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孔祖文化。特别是“孔子还乡”为夏邑留下了不朽圣迹,后人思之而建的孔子还乡祠,更是延续着千年儒家文化的命脉。
远在山东邹峄的亚圣裔孙孟家久,正是看中这一点,他为避兵乱,不辞辛劳,于明朝永乐年间,来到了夏邑,选择古栗城西北约八里的地方,安家落户,繁衍生息,逐渐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孟氏家族体系。
亚圣孟子作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继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他们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被称为“孔孟之道”。因孔子被尊为“至圣”,后人便尊称孟子为“亚圣”。据《孟子世家流寓河南归德府夏邑支谱》中记载,孟氏流寓夏邑的始迁祖孟家久,是亚圣孟子第四十九代裔孙。民国九年《夏邑县志》人物志隐逸篇记述,“孟家久,字忠厚,号德亭,本邹峄世祖,明庚午科举人,仕至南京提刑按察司。历官所至有政声。明季,避兵来夏,隐居城西八里孟家堂庄,寻入籍家焉。”文中提到的按察司是一省司法事务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等事务,可见孟家久在朝为官,群众口碑极佳,被称为循良廉吏。就在孟家久年老致仕后的这一年,他回到久违的家乡邹县,本以为可以安享天伦之乐,这时正赶上山东又起战争,邹县一带几经兵燹,田地荒芜,民不聊生,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宁。面临时局动荡,兵荒马乱的年月,孟家久决定由长子孟德义留守邹峄家业。自己带着次子孟德仁及家小仆人迁居他乡。一路风尘仆仆往南而行,当走到夏邑境内,看到这里良田肥沃,民风淳厚朴实,又是圣人的祖居地,或许受“孟母三迁”的故事影响,于是选择在这里筑庐安家,耕田为农。安逸的平民生活,使孟家久决定放弃致仕官员的身份,改入夏邑民籍,在这里当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随着子孙繁衍,这里逐渐形成了村落,便以始迁祖孟家久居住的房屋为中心,取“孟家的正堂”之意,定村名为“孟家堂”,后来便简化为今天的“孟堂”村。(今属于夏邑城关镇的孟堂村)
孟家久一支在夏邑耕读继世,忠孝传家,虽然后世子孙众多,入五贡生员也不乏其人,但极少入朝为官。直到第八世孙孟言正,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入岁贡生,任陈留县(今开封陈留镇)教谕,后敕授修职郎;第九世孙孟公调(孟全)为武生,因有军功被授柘城县把总。从这开始孟家久一族从隐居乡里,逐渐又在地方官场中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递进,明嘉靖年间,山东邹县的亚圣裔第五十七代孟言谓,离开本乡,游学中州。当途经夏邑,受到孟家久后人的热情接待,作为同宗兄弟,族人盛情相邀让其留居夏邑,今后也相互有个照应。孟言谓这时居无定所,也正有此意,经过几番考察,他决定选择城南的白河岸边作为居住地,因这里有座桥与县城相距正好五里,而得名“五里桥”村,他认为这里靠近河道,水土丰茂,适宜居住生活。在夏邑孟家人的帮助下,孟言谓带领家小就在这里安下家来,成为邹邑迁夏邑的第二支亚圣后裔。孟言谓在“五里桥”附近安家后,通过自己的奋斗,日子过得也颇为富庶。他为人处事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特别喜欢济人贫困,被称为“孟善人”,村里很多人都感受其德,便把孟言谓居住附近的这座“五里桥”,俗称为“孟大桥”,后来便有了“孟大桥村”。孟家这一支族人不断发展壮大,又分出一支选择在夏邑城东四十里,另立新村,称为“孟家楼”村。后人为便于区分“前系始迁祖”孟家久一支,称孟言谓这一支为“后系始迁祖”。到了明万历年间,孟言谓的孙子彦秀入邑庠生,多有操行。他生有二子,一名陈尧、一名陈汤,兄弟俩出类拔萃,更是一个比一个优秀。
(今何营孟大桥村北的孟大桥)
首先说其兄长孟陈尧,又名承尧,字见羹,号敬王。生而颖慧异常,幼年时就十分好学,每日诵读千言,过辄不忘。十岁的时候写出的文章咄咄惊人。后来被补为博士弟子员,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参加乡试,取得了乡试五经的经魁,也就是第一名举人,通过吏部应选被任命为香河县知县。香河地处燕山南麓平原,为畿内近邑。到任后,正赶上明季战乱,民众的各类赋役负担较重,一时间绿林草寇骚扰百姓时有发生。他深入调查后,决定从减轻各类徭赋入手,采取罢役缓征,给予民众喘息的机会,四方民众逐渐恢复安定的生活。他还十分重视地方教育,对邑内的优秀生员重点培养,使大批学子在科考中金榜题名。伴随着明朝后朝的战乱,又加上官场的勾心斗角,他不懈与这些肮脏龌蹉的官员同流,平日又不善于巴结上司,免不了被人诋毁,遭到排挤和倾轧。于是他决定辞官去任。回到家乡后,孟陈尧居住在县城内闭门谢客,很少于官府来往,安闲自在的徜徉于田亩之间。
在今夏邑古城旧地的城里西十字大街西北隅,尚可寻到“孟祖祠”的遗迹,这就是孟陈尧辞官归隐后,发动孟家族众为纪念先祖亚圣孟子所建。孟祖祠正中是亚圣殿,塑有孟子圣像,两侧分列历代先祖牌楼神位。以后又屡经扩修,至清朝中期已成为夏邑重要的祭孟场所,据说每有官员到任,都要到此祭拜亚圣。与孟祖祠相连的院落就是孟氏家族的府第,经过孟家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形成由若干院落组成的孟家大院,也是夏邑古城内“彭孟陈”三大家之一。后来孟祖祠几经战火蹂躏,直至解放后,仅残存部分房屋被改建为民宅,孟祖祠才算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孟陈尧在县城内不仅牵头兴建孟祖祠,还捐资修建城里南门甬道,据说夏邑慈胜寺(今南大寺)在扩建时,也是孟家施地而建。同时他还周急恤贫,施棺舍药,救济难民,深受城里百姓的爱戴,先后三次被推选为乡饮大宾,以九十五岁的高龄而寿终。接着说二弟孟陈汤,又名承汤,号见性。他与兄长陈尧一样,年少皆有异才,而陈汤更是磊落瑰奇,为人公道正直。崇祯末年,明王朝摇摇欲坠,一些奸民揭竿而起,骚扰当地百姓。陈汤积极配合官府出谋划策,拿住领头的魁首,并将剩余的党众悉数解散,取得了夏邑境内的安宁。后来流寇蹂躏中州,窜入夏邑,民众纷纷渡河到对岸躲避,当时船小人多,许多人被挤落水中溺亡。流寇后们乘机大为肆虐追赶。孟陈汤奋袂大呼,牵舟前济,确保数百余人率先过河登岸,而后才与妻小裹装渡水过河。在如此流离之际,他能够先人后己,实为人中典范。
孟陈汤还是一个出了名的大孝子,特别是对待父母承颜顺志,每日从早到 晚,必恭敬而谨慎的侍奉。在父母相继去世后,陈汤哀毁骨立,守在墓前不肯离开,极尽悲伤。陈尧看到弟弟如此,便花费银两购买了几十亩田地,谎称这是父亲遗留下的田产,要与弟弟陈汤平分,陈汤知道真相后说,这是你自己所购置的,我不能分此田产,一再推辞不肯接受。如此兄让弟、弟敬兄的情感,一时被乡邻所赞。他们还时常邀请邻里,设宴置席,共话桑麻,尽享人间的天伦之乐,兄弟俩相敬如宾,令人羡慕不已。
优秀的孟氏兄弟,培养了更为优秀的子孙。其中孟陈尧的长子应熊是候选训导;次子应骊是候选知县。孟陈汤的长子应龙是廪膳生;次子应罴,官名孟卜,字桓仲,号枚仙,顺治五年(1648)戊子科举人,中举后被遏选为仁和县知县。在他赴任临行前,其父陈汤专门进行训话。叮嘱他做官一定要仁爱温和,并以“清、慎、勤”三字为训,教育孟卜今后的为官之道。
孟卜到任之初正赶上岁饥,他多方安抚百姓,四处调粮救民于水火。深得民心,擢升兵部武选司主事,后来任户部陕西司员外郎,迁直隶通永道,升浙江按察使司。在按察两浙时,他慎刑狱,惩刁讼,禁耗派,勤作养。时刻以父亲“训话”为准则,当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
(原孟大桥老桥改造为休闲景观桥)
一通圣旨碑,百年说恩崇
孟氏家族秉承亚圣裔的门风在夏邑引领族众,尊奉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后世簪缨继起,数十人取得功名入朝为官。其中孟陈尧、孟陈汤、孟卜、孟孙绳、孟玫等人被收录在志书人物传记中。康熙年间续修县志时,时任两浙按察使孟卜受邀作序,其序文引古述今,扬扬洒洒数千言,不失为夏邑文史上的名篇。
今位于夏邑东北骆集乡孟套楼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通清代圣旨碑,该碑除上部蛟龙碑首缺失,下部断裂一角外,其他均保存完好,文字也较为清晰。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皇帝诰赠陕西岐山县知县孟玫的父亲孟孙绳及两位夫人的圣旨碑。内容大概意思为“原任山西冀宁道孟孙绳,兹以覃恩,晋赠为中宪大夫;孟孙绳之妻彭氏,晋赠尔为恭人;继妻刘氏,赠尔为恭人。落款为乾隆(敕命之宝)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这是在孟孙绳去世十七年后的诰赠,虽然仅仅是一个封赠名号而已,碑文内文也是千篇一律的官方骈文套话,但从形式上看,足以显示孟家在朝为官,得到“上荣祖考,下及子孙”的皇帝恩崇。
碑上说的孟孙绳,又名贞衣,字闻衣,号东园,是亚圣六十三代裔孙。父亲孟肇顗是康熙三十年(1691)贡生,为候选主事。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两浙按察使孟卜。
孟孙绳在祖、父两辈人的影响下,自幼颖异过人,十分喜爱古学诗文,其诗端庄流丽,大有苏东坡的风味。他十一岁补博士弟子员,后来以明经入仕,被选为光禄寺署正,迁大理寺左寺正,又迁户部员外郎,晋升为郎中。在任职户部时,他深知户部是全国的财赋总汇地,憋端丛集,因此认真履职,不辞劳瘁,加意厘剔,各种事务办理的井井有条,深得上司的器重。
雍正五年(1727),孟孙绳奉命办理直隶的赈灾事务、文安县城工事和官方的营田水利工程,以及营造西宁大狱,均圆满的完成任务。几次较好的业绩为他日后的升迁打下基础,擢升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清代的监察御史率属于都察院管理,大概相当于现在省纪委纪检监察委员、或者省检察院的检察官这么个职务,拥有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的权力,因此一些投机钻营的势利者,多想拉拢贿赂他。有一次在巡视襄垣,当地一官吏用金锭伪装成墨锭赠予孟孙绳,被他看出后,严厉拒绝,并将贿金弃掷于地,来人深感愧疚,以孟孙绳为榜样,终究成了地方的清官廉吏。
清政府正是看中了孟孙绳的工作能力和才干,决定升迁他为山西冀宁道,正当准备前去莅职时,山西传来军务紧急,由于当时严冬时节,天降大雪,孟孙绳顾不及那么多,当天顶风冒雪一路疾驰,日夜兼程八百余里,准时到达目的地。临行前曾有人给他赠送行资,被他婉言谢绝。抵任后又有人送财送物,皆被他厉色相拒。还有人假借欠税赋或债务,向他作一偿还,他为了避嫌,全部交由衙门公事公办。后来他到襄邑视察,听说这里有一村民被杀,由于尸体旁边放置一把杀猪的屠刀,该知县竟以屠刀为证,下令拘捕数十名屠户,并将这些无辜的民众收监,严刑拷问。孟孙绳来到县衙,以滥用刑罚对知县严厉训斥。而后又仔细分析案情,换上民服私访,竟从一人的梦中隐语中探得线索,缉拿到了真凶,责令县衙释放被关押多天的无辜屠夫,襄邑人民感恩戴德,赞声不绝。孟孙绳不仅为官清正,还懂得孝道,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就主动代替父亲赡养祖父母,一日三餐侍奉的无微不至,每天不等祖父开口,他就能顺着祖父的心意去做。他特别会揣摸人意,逢迎老人的心思,深得祖父孟卜的喜爱。此外,孟孙绳还热心帮助同宗兄弟,为其排忧解难,他有一堂弟名叫孟金章,康熙五十三年(1714)甲午科举人,曾任职贵州大定府理苗通判,迁为大定府知府。后来在任职别驾时,殁于任上,由于他在任时国库钱财出现五千余两库银亏空,孟孙绳知情后倾囊相助,及时进行弥补,党弟之子才得以扶榇归乡,回家后又给他五十余顷地,供其日常生活。正当孟孙绳风生水起,踌铸满志的时候,朝廷也正准备委以重任升迁要职时,孟孙绳却身染疾病,久治不愈,只好致仕回乡养病,生活在夏邑古城内的孟家老宅,直至终老。卒后葬于夏邑东北二十五里孟套楼村。今居住在孟套楼村的孟文建先生介绍,他们这支就是孟孙绳的后人,因孟孙绳墓地在这里,其子孙后人便在此守墓,遂安家定居,形成了村落。在村南不远处田野里就是孟孙绳的墓地。据村里老人讲,原来墓冢高大威武,墓前还摆放着许多石器,解放后遭到严重破坏。现存墓冢较小,且杂草丛生,荒凉无比,时有孟氏后人到此焚香祭祖。前些年村民在耕地时,曾发现墓志铭一合。文建先生还出示了当年专门抄录的墓志铭文,为“皇清诰赠中宪大夫、历任分守山西冀宁道加三级,前山东道协理、陕西道监察御史东园孟公暨配赠恭人彭、刘太君合葬的墓志铭。”
该墓志铭规格较高,由清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刘统勋撰文;礼部右待郎、前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彭树葵篆盖;并由诰授中议大夫、浙江湖州府知府樊浚生书丹。铭文中载,孟孙绳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卒于乾隆九年(1744),享年六十七岁。原配夫人彭氏,是夏邑彭氏家族邑廪贡生彭淀的女儿,也是为其篆盖的彭树葵的堂姑,彭氏嫁入孟家没多久,刚满二十岁就因病去世,孟孙绳继娶后妻刘氏,是虞城县候选同知刘宸的女儿,比孟孙绳小三岁,婚后为孟家生育四个儿子。她在家赡养双亲,抚养孩子,于雍正十一年(1733)因过度操劳而致病早世,享年五十一岁,可惜的是最终也是没能与孟孙绳白首携老。
孟孙绳共有四子,长子尚鉴,邑贡生;二子尚璟,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科副榜贡生,任罗山县教谕;三子尚玶,廪贡生;数四子孟玫最为出色,他又名尚玫,字韫山,乾隆十五年(1750)登庚午科举人,第二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先后官至陕西岐山、泾阳、三原、咸阳等县知县,后升迁为清军同知,改任广西象州知州,诰授奉直大夫。他为官清正严明,所任之地均有政声,入享岐山、泾阳等地名宦乡贤祠。乾隆三十八年(1773)三月,孟玫在父亲孟孙绳去世二十九年后,拟将父亲与两位母亲的灵柩合葬。正好孟玫因职务升迁,需要进京面圣,于是借此机会请求刘统勋为其父母撰写墓志铭,刘统勋官至当朝宰相、《四库全书》的正总裁,也是宰相刘罗锅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了解到孟孙绳为官事迹后,欣然命笔,他在撰文中不仅对孟孙绳的一生公正的评价和概括,还别有用心的在结尾处写有三言铭文,“绣为衣,豸为首,骢马来,魍魉走。清挹冰,恶去莠,福星临,众人母。凤雏翔,鹿蜀吼,火薪传,书二酉。白云封,黄垆厚,松与楸,千载寿。”也正是这一年十一月,刘统勋猝逝在上朝途中,这篇《孟孙绳墓志铭》无形中成为一代名相刘统勋最后的绝笔。亚圣孟子后裔自明朝两迁夏邑,一代又一代开枝散叶,能够从一个外迁户成为本地名门望族。这和孟氏家族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是分不开的,当然良好的家风传承也占有很大的成分。时间跨过了明清两朝,直到清道光五年(1825),生活在夏邑孟氏族众商议请修孟氏谱牒,于是书呈山东邹县认祖归宗。经亚圣第七十一代孙、敕授文林郎、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主鬯官孟昭铨查谱核对,找到了孟家久的名讳,实为亚圣四十九代裔孙。于是大笔一挥“情况属实”,允许夏邑孟氏后人续修家谱。并欣然接收邀请为《孟子世家流寓河南归德府夏邑县续修支谱》作序。他在序言中写道,“夏邑始迁祖讳家久,系亚圣孟子四十九代裔孙,由邹县始迁至夏邑县,其后人因之相家焉。”该谱的成功的请修,详细记录了夏邑孟氏后裔的繁衍和生活情况,为后世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史料价值。(孟子世家流寓夏邑支谱)
一个好的家风家训是先辈留给子孙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寄托着对家族长运绵延、子孙兴旺发达的美好希冀。正如孟子所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氏后裔两迁夏邑四百余年来,世代坚守且引以为豪的家风祖训,在夏邑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亚圣文化积淀。
生活在这里的孟氏族人,秉承着亚圣孟子后裔这一重要的身份符号,更是把几千年的传承和丰富的文化涵养,作为践行忠孝节义、高风淑德的重要准则,时时激励着后人,奋发前进。
东方一红,本名李萧林,字亦耕。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商丘市作协、书协、摄协会员、理事,夏邑县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县政协特聘文史研究员,2020年被授予商丘市“杰出文艺人才奖”。业余爱好摄影、书法、诗词、文学等,知名摄影家、作家、诗人。